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冲砂作业触电互联网

2016-09-25 09:24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aj贝莉 amazing fx 中字 autorun.inf.seg autotestballoon bdaremote behave造句 bf267 bjsj北京时间 brainpass v3 bxl xjp

本报东营讯 作业主管师联手计算机工程师,日前珠联璧合制作出精确“制导”软件,让胜利油田石油开发中心冲砂作业“触网”。

一个想思路一个做算法,互联网拉近了计算机工程师和作业主管师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行当。

油井出砂,轻则导致卡泵,重则躺井,需要作业队实施冲砂作业。可面对单台泵还是双台泵的选择题,却难住了作业人员,研究了10多年地质工艺的左青山也吃不准,“全凭经验和感觉干活”。

经验也不是完全能靠得住的。去年,石油开发中心草桥区块一口油井出砂告急,需立即上冲砂作业。作业队根据经验上了一台泵,可因为地层亏空严重,单台泵排量小,打进去的洗井液均漏失掉了,井筒里的砂子依旧顽固不动,“干了一天无用功”。

情急之下,作业队紧急调派了一台泵车,还是无济于事。“作业工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干了徒劳无功。”石油开发中心井下作业大队经理杨滨直言。石油开发中心开发区块多属疏松胶结砂岩型油藏,这样的油藏有一个通病就是地层普遍出砂,大队每年300多口作业井,冲砂作业就占据三分之二。

“能不能开发一款软件实现精确制导?”脑袋灵光的左青山便反复研究冲砂作业流程,将自己的思路融入其中。

张学军让左青山的想法成了现实。张学军精通软件编程,左青山把自己的设想跟他一一讲述,两个人打通专业壁垒,坐在“一条板凳上”。

一段时间下来,左青山成了半个计算机专家,讲起计算机编程来毫不逊色一个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张学军也受益匪浅,从门外汉成了半个作业工。很快,作业队就迎来了一款专门指导冲砂作业的软件。

如今,软件搬上网络后,作业人员只需输入油井的井型、斜率、地层渗透率等基础参数,借助大数据分析,系统会自动给出一套施工方案,彻底结束了过去“摸着石头”干活的方式,预计年节约成本22万元。

[责任编辑:]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