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可穿戴能源新衣 让你一边耍酷一边放电

2016-10-09 07:56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健康jk666 剑网3想飞的女娃儿 剑网三反间计 剑网三九天 剑我道 江胡之争 江门月亮城 江山美人尽在我手 江腾蛟晚年 江西卫视渴望城市

该工作还系统地研究了平纹、斜纹、缎纹、混合纹路等不同织物结构对织物器件的电学输出的影响。并通过与彩色丝线共纺,实现了不同颜色、不同外观花纹的实用型能源织物。基于能源织物,一系列的自供电衣服、窗帘、帐篷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布料物品都可实现自供电功能。

随着智能可穿戴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轻便价廉的便携式柔性可持续电源的需求日益凸显。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王中林课题组与重庆大学副教授范兴课题组,受到飞梭织布技术的启发,突破了电极微纳界面应力控制的技术难关,将新型高分子纤维基太阳能电池与纤维摩擦纳米发电机共同编织,形成了一种单层、轻质、透气、廉价的新型全固态智能可穿戴织物。该织物不仅可以采集太阳光能,还可以将人体运动导致的织物内部纤维机械摩擦转化成电能,驱动随身电子设备不间断地工作。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能源》。

实验结果表明,一张长5厘米、宽4厘米的单层织物在户外阳光以及机械运动的共同驱动下,不仅可以给电子表、手机等设备提供持续电能,还可以驱动电解水等电化学反应。这种新型的飞梭织造技术非常有利于大规模生产,进一步降低了织物的造价,它在穿戴电子、人体健康、能源、军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

向作者提问标签:其他智能电子其他智能

中关村在线随着智能可穿戴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轻便价廉的便携式柔性可持续电源的需求日益凸显。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王中林课题组与重庆大学副教授范兴课题组,受到飞梭织布技术的启发,突破了电极微纳界面应力控制的技术难关,将新型高分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研究人员通过飞梭织布技术,可以在一张320微米厚的单层织物中,将太阳能织物模块和纳米发电机模块按照不同的电气输出要求进行各种复杂的串并联,并根据需求集成到人体衣物的不同部位。通过太阳能模块与纳米发电机模块的结合,该电源织物在几百欧姆到兆欧姆的阻抗范围内,都能实现较平稳的功率输出,极大提高了织物作为电源的适配能力。

穿新型可穿戴能源衣 边耍酷边放电!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