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正加快形成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新动能在加快成长。以新产业、新技术、新商业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新服务为代表的新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补短板方面,甘肃省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在100个村开展旅游扶贫试点,在1641个贫困村开展电商扶贫,197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工率达94.59%,14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已开工13.3万户,棚户区住房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12.32万套(户),开工率为94.2%。
从已经公布的成绩单看,各省份经济运行态势总体上呈现出平稳运行的特征。在29个省份中,只有山西的经济增速为4%,较上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明显慢于全国6.7%的增速;黑龙江省GDP增速为6.0%,亦比全国增速慢0.7个百分点;其余27个省份的增速均与全国增速持平,或者快于全国增速。
近期,全国各省份陆续公布了2016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截至11月8日,除辽宁和西藏外,其余29个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已经出炉。从各省份公布的数据看,今年前三季度,有12个省份的经济增速较上半年有所加快,7个省份的增速与上半年持平,10个省份的增速则有所放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
贵州省新动能的成长也在不断加速,一批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企业成长迅速,网络约车、在线医疗、远程教育、智能养老等新型服务业快速发展。今年前8个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12.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营业收入增长57.1%。
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富民说,前三季度,重庆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0.4%,汽车和电子依然是全市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同时,战略性新兴制造业继续发力,增加值同比增长22.6%;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2%。(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火灿)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从已经公布的成绩单看,各地在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平稳的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在稳步推进,许多省份的改革举措已经见到实效。
在东北地区,吉林省的GDP增速为6.9%,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多个季度以来首次快于全国GDP增速。辽宁的GDP增速尚未公布。
去库存方面,9月末,湖南省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3.6%,比年初减少116万平方米。河南省全省商品房库存1.22亿平方米,比上月减少362万平方米。
题要:截至目前,国内已有29省份发布了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数据显示,各地经济运行态势总体上呈现平稳运行特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并逐步收到实效,新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新动能正在加快形成——
有关专家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各省份经济运行态势总体上呈现出平稳运行的特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并逐步收到实效。各地方新旧动能转化加快,新动能对地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突出。
多省份经济增速高于6.7%
广西在薄弱领域的投资增长明显较快。前三季度,农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8.0%、22.0%、16.5%和43.9%。
广东省统计局副局长王文森表示,8月末,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6.5%,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内。
在西部地区已经公布成绩单的11个省份中,陕西、重庆、云南、宁夏的增速有所加快。其中,重庆市增速为10.7%,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首位。四川、内蒙古、贵州的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其中,贵州省以10.5%的增速,继续位居各省份GDP增速排名的次席。广西、新疆、甘肃、青海的GDP增速有所放缓,降幅在0.1至0.3个百分点之间。
“从前三季度看,东部、中部表现出较高的景气状态,三季度比二季度的景气度明显上升。”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告诉记者,这是因为东部地区的发展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力的增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加快,表明中国经济的动能更多聚集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这些地区的动能主要来自新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升级。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