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这些行业工人将被机器取代 你的工作还好吗?

2016-11-19 10:56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黑嘴新浪博客 恒焰领主 鸿毛泰岱 红尘有你 好心疼 红海湾小帅 红颜祸水之点绛唇 胡栓子 湖南新省委书记陆昊 虎兄豹妹 沪b24165 花城影库

联合国近日发布报告,称全球范围内存在“过早去工业化”的现象,在发展中国家中,2/3的劳动力将被机器人取代。

在报告中,联合国指出,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和电器行业之中 。这意味着出口部门依靠上述行业的墨西哥以及许多亚洲发展中国家将面临巨大风险。相反,在制衣等许多劳动密集型行业之中,大范围推行自动化则并不适合 ,因此,对于就业集中于低技能劳动力的国家,例如非洲多数地区,在当前的成本结构下应用机器人反而会推高生产成本。

下图分别展示了主要国家地区在2013~2018年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存量以及2013~2015年主要行业的机器人供应量。

(图片来自联合国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以来,中国每年采购的工业机器人数量都高于其他国家,2016年底或超越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国。尽管密度不及德国、日本以及韩国,但是在生产中使用机器人的节奏之快,可能缓解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的竞争性优势受到的侵蚀。

此外,机器人创造的就业岗位通常集中在高技能的生产活动中,而中低技能的工人享受到的益处则相对较少。

机器人就业带来的财政影响仍然存疑。显然,如果不对机器人征收大量税收,以机器人为主的制造业将无法贡献用于社会转移支付的财政收入,从而无法补偿因机器人而失业的工人,也无法支付最低工资以阻止中低技能工人生活水平的下降。

意识到“过早去工业化”带来风险的,不仅仅是联合国。

世界银行在报告中指出,建议发展中国家采用激进的数字技术以及“扶持性宏观经济、工业和社会政策”,以应对这类“破坏性技术”。

华尔街见闻此前援引美国VOX网站专栏作家Matthew Yglesias的评论称,向自动化发展的趋势,对于处于任何经济发展阶段国家的工人来说都是痛苦的,对于那些寄望于制造业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如此。

今年稍早,英国《金融时报》则援引牛津大学马丁学院和花旗银行的研究称,尼泊尔、柬埔寨、中国、孟加拉国和危地马拉等国家面临最严重的“过早去工业化”风险。印度和中国面临自动化“高度风险”的工作岗位比例分别为69%和77%,远高于美国的47%。 埃塞俄比亚的高风险工作岗位甚至占到85%。

上述研究认为,随着机器人取代人类工人,低收入国家将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丧失人力成本的优势,与高工资国家在成本方面不相上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