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15万买到64万? 一台全闪阵列的生意经

2016-12-01 12:12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大惊失色的意思 契丹烈爱霸君宠妃 牵手向明天片尾曲 千见寺亚希子 千奇百怪地球村 千人购萧山 前任爹地妈咪好新鲜 蔷靖潞影 强力生发灵 悄然物语 秦申列传 青灵苍角刃

数据时代的到来,存储对于企业越来越重要。

如何找到最佳解决方案破解企业存储瓶颈?

曾经“高富帅”的全闪存阵列

如何重新定义存储经济效益?

一起来看企事录专业评测,剥笋得“金句”!

作为存储管理员,以前只要守卫技术象牙塔,真是怎么爽由自己!

偶尔被拉进一个什么销售动员大会,还可以教育台下一众“技术小白”,讲一讲我们存储的技术原理、管理流程,让他们明白,所谓的促销战役对于我们存储来说,是极为不靠谱的!

可是现在,连平常甚少逛街的我都发现了,电商还真是“多快好省”啊!但说归说,那些销售部门分分钟搞出来的造节、大促,对于IT部门仍然是“被战役”!要上线新服务,提供新的存储卷,做数据分析,真真一个“烫手山芋”啊!

短暂的纠结过后,还得面对现实,毕竟“互联网+”给各行各业带来的冲击是有目共睹的!作为企业的IT管理人员,岂能坐视不理?

该干的活儿还得咱自己想办法!找个专业人士咨询则个!

甩掉“偶像包袱”的全闪存

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去拜访主张“加速促进新解决方案落地”的企事录团队,联合创始人曾智强在企业级存储领域有很多独到见解,想必能给我一些中肯的建议!

果然,了解我的问题与困惑以后,曾智强迅速把解决方案锁定为全闪存阵列,“你要的是性能,又不太重容量”,而且,“一台配6个SSD的全闪才15万起步,每IOPS才一块钱!”

后来的沟通证实,这个建议背后源于企事录团队刚刚做过的一轮全闪存阵列评测,针对目前企业存储的挑战与存储管理员的困惑,犹如剥笋一般层层分解,最终得来“金句”。

一起来看专业评测如何剥笋吧,有图有真相!

拓扑图显示,整个测试环境采用传统的SAN架构,最上是戴尔PowerEdge R930四路服务器(72物理核心512GB内存),安装Oracle Linux 6.6和Oracle 12c,通过两块双端口FC HBA与中间的Brocade 6505 16Gb/s FC交换机相连接,因为是测试环境,交换机只有一台,并没有冗余设置。

最下即全闪存阵列,来自戴尔的Storage SC4020,配备了20块200GB容量的SSD,一块为热备盘,19块盘以一种类似于RAID 10的方式冗余。

据说,戴尔官方售价15万8千8百8十8的SC4020全闪配置的是6块容量为480GB的SSD,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以“颇为惊喜的代价”升级为6块容量为1.92TB的SSD,曾经的“新贵”甩掉偶像包袱啦!

一个小插曲是,测试中前端Oracle数据库服务器上插的两块FC HBA卡,却只有3条FC通道,企事录团队的解释是一个光模块出了点问题,实验室里面也没有适合的备件。

这个问题倒是很常见,光模块跟HBA卡、FC交换机不是同一家厂商供货,指不定就有链路不通,或者带宽降低等兼容性问题。

问题一:

15万8的全闪存到底有多强?

看过价格和架构,重点来看数据库性能,见下图“8K数据块的随机读性能”▼

测试8KB数据块随机读取获得的结果:最大IOPS接近29万,平均响应时间在1ms(毫秒)以内,突发响应时间(最大延迟)在32ms左右,这样看来,性能非常好。我现在使用的高端存储,配了几百块盘,加上优化以及缓存的作用,IOPS也不过才几万。

同一个测试中的另一组成绩,8KB随机读的带宽最高到2264MB/s,考虑到服务器只是用了3条8Gb/s FC通道,理论带宽是2400 MB/s,已经可以认为是到达FC通道的极限了。

来自测试团队的另一组数据证实了我的想法,果然是服务器与FC交换机之间的带宽瓶颈。

128KB数据顺序读测试结果,最大带宽2268MB/s,与8KB随机读带宽2264MB/s相差无几,确认带宽是瓶颈

问题二:极限性能在哪里?

想必你也想知道“15万8的全闪存极限性能在哪里”,企事录团队的测试结果,如下面这张统计图显示▼

4KB数据块随机读取测试结果,IOPS接近37万,平均响应时间在1ms以内,最大延迟也在32ms左右,变化不大。

3条8Gb/s FC达到37万IOPS,但FC通道仍有成为瓶颈的可能。

而国外某权威机构有用6块SSD测试,IOPS超过10万。通过我们的验证,排除一块热备盘,国外机构实际使用5块SSD。企事录测试团队实际使用了19块SSD,接近4倍的盘数量获得了接近4倍的性能。

问题三:不是“为跑分而生”吧?

这个基准测试成绩跟应用性能的差距有多大?

我们调出Oracle性能测试成绩来验证一下▼

Oracle数据库性能测试主要考虑三个指标,即TPM(Transactions Per Minute,每分钟在线事务处理数)、TPS(Transactions Per Second,每秒在线事务处理数)和响应时间(ms)。

从上图可以看出:

峰值TPM最大为64.5万,平均TPM约为61.5万;

峰值TPS超过1.1万,平均TPS在1万以上;

性能较好,基本与前面基准测试中的8K数据块随机读取的性能相吻合。并且,其平均响应时间为36ms,突发响应时间为250ms,性能的稳定性很好。

单看性能数字,也许对业务部门并不“带感”,放在具体的业务情景来分析一下: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