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农技推广将搭上“互联网+”驶入快车道
农技推广将搭上“互联网+”驶入快车道
“轻轻一按,各种关于种地的专业信息信手拈来,还可以在线与农业专家交流学习,实时掌握疫病灾情……”这种简单、快捷的种地模式不再是梦。近年来,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浪潮同时也为农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一直以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各级农业推广机构在“互联网+”农技推广信息化服务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相关科研院所以及社会企业也积极参与进来,多地取得了可喜进展。农技推广信息化服务将搭上“互联网+”驶入快车道,更好更快更科学地为农业服务。
效率不高 面临挑战
农业技术推广是指向农民提供技术、知识、信息,并了解需求,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最终将农业技术转化为农业实际生产力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
“在实际当中,任何一项具体的农技推广活动都有三大要素,即推广技术内容、推广方法、受众体。内容与方法的有效结合是推广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影响推广工作效率的主要原因。”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赵春江指出。
然而,以往传统的农技推广方式相对比较单一,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过去,农村里经常看到农技人员背着一堆书挨家挨户地给农民传达农业技术和知识。“书是死的,天气是变化的,每年的生产场景也不尽相同。靠这些书,农民的生产很难适应变化情况。”赵春江表示。
“要灵活!”这是从事农技推广服务的专家共同的感受,也就是要把服务的内容数字化,建立因变因需的服务内容。
此外,全国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大约100有万人,“农技推广的队伍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另外,缺乏先进的推广手段,推广效率不高,缺乏有效的知识和技术载体。”赵春江说。
服务需求的不断变化也给农技推广带来了挑战。“比如有服务对象的多元化,各种新型经营主体,产业产品不同,技术服务也不同;服务需求的复杂化,不再是传统种养,出现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服务机制的多样化,不是过去买卖技术,而是物化技术等。”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站长、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副司长王乐君说。
专家认为,从长远角度讲,信息技术贯穿于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对建立现代化农技推广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对农业技术推广、农民行为改变、农业技术扩散将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领性和支撑性作用。
天上有网 地里有人
“互联网大数据的应用大幅度提高集约化程度,更集中地运用现代管理技术,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等管理生产要素,节约投入成本,使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家庭农场的经营由浪费转为节约,由缓慢转为高效。”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尹成杰表示。
当前,农技推广信息化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建立农技推广资源库、农技推广服务平台等信息化建设工作上取得了积极成效,也涌现了一批典型和好的模式。
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山东丰信农业服务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信农业)。“我们一直基于农户需求来设计服务内容,就是要帮农户种好地,让农户种地更简单、赚钱更容易。”该公司总监王波表示。如何更好地为农户服务,更加高效地把农民培养成专家,他们做了很多探索。
“我们依托互联网的技术搭建了一站式的种植服务平台,包括农耕、农技、农服等,凡是种地所需要的东西都覆盖。我们希望这个平台可以让种地更简单,把农户变‘懒’,将复杂的农机服务、农资选择和田间管理变成简单易操作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农户只需要简单照做即可获得稳产、高产。”王波介绍。
责任编辑:null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