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互联网三巨头鼎立影视业 跨行资本不被看好
跨行业并购并不熟悉影视业,会导致行业的专业性和艺术性受到伤害,资本的争夺也会极大地推高成本,未来会引发很多问题。
在上市公司之外,今年出现的一个重要趋势则是,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巨头为代表的互联网新贵也在积极布局影视产业(详见表格)。
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这几大互联网巨头手握数亿活跃用户,更是能为文化产业提供呈现、分发以及内容衍生销售的强大渠道。同时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盒子”等多终端设备的渗透,通过电视、手机甚至是更多屏幕传递到受众,而不局限于电影屏幕。
国家产业政策的巨大支持:
文化公司上下游并购
资本市场:
传统业务发展受限,需扩展新业务,寻找新利润增长点。
小微公司陷困境或获扶持
然而,业内人士对众多跨行业资本的涌入并不看好。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指出,影视业投资的风险极高,每年上映的影片中大概只有两三成能够获得比较可观的盈利,更多的则是亏本,有的甚至拍出来后都没有上映的机会。而电视剧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更加显著。
刚过去的7月,国内电影市场创下了36.1亿元的单月票房新纪录,接近2008年全年票房成绩,同比涨幅则高达102%。而今年前7个月的总票房将近172亿元,同比上升近36%。
2
市场已非影视手游天下
而日前也有消息传出,文化部、财政部等近期将联合出台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小微影视公司也有望从中获益。
然而,在繁荣背后,是众多小型影视企业陷入困境,业内人士对众多跨行业资本的涌入也并不看好。影视业投资的风险极高,上映的影片中大概只有两三成能够获可观盈利,产能过剩问题很显著。 因此,各方资本进入,究竟是真的看好影视业前景,还是想在二级市场炒作一把股价,值得深思。
实际上,市场似乎一直重复着“股市炒作到并购火爆再逐步冷却”的路子。从2012年11月起,机构们将有限的资金火力对准了手机游戏,行业内诞生了如掌趣科技、中青宝、北维通信、天舟文化、浙报传媒等组成的牛股群,掌趣科技2013年的前复权涨幅在4倍左右,中青宝也在3.5倍左右。股市的超高烧也催生了网络游戏、手游的并购热。当年A股共有20家上市公司发起22次有关网游的并购,其中14次为手游收购,涉及并购金额194.69亿元。
在今年证监会重启IPO后的预披露大军中,拥有大批明星股东的影视传媒公司也非常抢眼,幸福蓝海、千乘影视、唐德影视、新丽传媒等数家业内知名企业集体冲刺上市。
专业做影视的业绩都如此,门外汉们又如何玩得转?
阿里巴巴集团一位人士说,通过云计算平台与大数据的支撑,可以掌握大量用户的兴趣爱好,在大数据影视制作方面率先迈出一步。同时,通过“娱乐宝”等电影融资平台,更是展示了互联网时代“全民参与”的巨大热情与潜力。
外行搞影视多是炒作
不过,上述影视公司负责人乐观地认为,电影行业资本不是最重要的,最缺的是创意和想象力,小微影视公司并非没有机会,但也需要相关政策才能够为它们提供更多的扶持,帮助它们生存下来。
“是行业很有‘钱途’吗,很多影视公司也不怎么赚钱啊。并购热背后是资本市场的爆炒,从手游到影视圈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位长期跟踪娱乐传媒行业的券商分析师昨日对本报记者直言。
二级市场对这些跨界也并非一味看好。如掌趣科技进入欢瑞世纪后,今年以来股价前复权跌幅超过10%。古越龙山早就开始玩影视,股价也连跌四年。
并购利弊谈
部分已上市的文化传媒公司对上下游进行并购整合,如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今年都有大规模的并购动作。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目前来看影视业并购很热闹,但经过市场的优胜劣汰后,能够发展得很好的不会太多。一家民营影视公司的负责人则相信,未来中国会形成8~10家公司占领先地位的市场格局。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涉及影视传媒企业的并购案已有40多起。
三大互联网巨头多个行业的跨界并购
昨日,有消息称,最大国有电影集团中影副总裁张强将跳槽至新成立的阿里巴巴影业,预计张强将推动阿里巴巴入股国内的电影工作室和内容制作,加大购买在线影视剧的版权。
不久前,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七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提出进一步支持电影产业发展的多项重大措施,涵盖了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土地政策等八个方面。接下来更多政策细则有望陆续出台。
广州惟兹得姆策划公司的刘洪良认为,影视业投资目前形成了两极化的特点,小成本片容易回收投资,大片有规模优势,但要避免这个行业的高风险必须靠长期投资而不是投机。
电影业狂飙突进:
各方心思
数据显示,仅浙江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就有550多家影视企业入驻,相比之下,数十起并购涉及的企业还不到其十分之一。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资本在行业中的话语权越做越强,大多数未能获得青睐的小微影视公司生存不易。
因此,在多数分析师看来,影视行业在A股市场的风头已经过去了,预计没有资本市场的疯狂配合,行业并购重组或跨界联姻会逐步冷却。
互联网巨头数亿活跃用户
证券数据借热门概念进行炒作,拉升自身股价。
如果收购能够达到相互匹配、促进的作用,对行业则是好事。一些民营影视公司被合并后借助上市公司平台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资源,而且可以借助母公司的上下游产业链,规避以前专业性不够的限制和风险。
“跨界进入影视业,不排除有一大批是资本运作。”上述私募人士认为。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湘鄂情,由于餐饮业疲软,其不得不一年转型五次,进入影视圈。 此间湘鄂情股价频繁被炒作,同花顺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湘鄂情高管减持记录高达13次。其中董事长孟凯去年11月份两天减持了4000万股。
1
尽管影视业并购如火如荼,但能够被上市公司看上的企业通常是有一定知名度的,而符合IPO和借壳条件的影视企业就更加寥寥。
来自多个行业的跨界并购,占比超过半数,涉及的上市企业则有餐饮、食品、烟花、地产、轴承制造乃至鞋材商等,无所不包。
资本逐鹿原因:
专题文/表
半年净利润却大降超三成
记者张毓、薛松、张忠安
我国已成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电影生产第三大国,全国票房收入从2002年的不足10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217.7亿元,其中国产票房份额达59%,同期影院银幕数从不足2000块攀升到2万余块,增幅超过11倍。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