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如何让孩子脱离对智能手机的依赖
据有关部门调查,在中国,88%的家长给孩子买了手机,同时学校调查中发现,学生中的手机拥有率为:小学1-3年级10%;4-6年级30%;初中生70%;高中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
家庭、社会和学校应共同联手,积极引导孩子合理地使用智能手机,发挥智能手机的正能量作用,避免孩子成为“低头族”。
一、家长方面:智能手机是我们无法抗拒的世界,何时应该给孩子买一部手机似乎已经不是主要的问题,更多家长为了安全或者其他原因给自己的孩子配备一部手机也无可厚非;再者,现在的家庭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工作又比较忙,孩子的内心比较容易产生空虚,为孩子配一部手机能促进亲子交流,增进感情。
使儿童的思考方式变得单薄。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流行病学家艾布·拉姆森教授研究表明,爱发短信的青少年,思考问题难以深入,凡事急于求结果,性格比同龄人更冲动。并且,孩子长时间使用手机,缺少了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样容易使其变得胆小、孤僻,性格变得偏执。
□通讯员吴丽云
最新的时讯、精美的图片、优美的旋律、煽情的文字、搞笑的段子让人每天目不暇接,废寝忘食。不难设想,对于心智尚未成熟、自控能力欠缺的未成年学生而言,智能手机的确未必是助益,而完全可能成为祸害;拥有智能手机后的学生确实很难安静地沉下心来阅读、学习、探索、创新。
不要给孩子买款式和功能太花哨的手机。款式和功能太花哨的手机容易使孩子产生盲目的攀比心理和沉迷于短信和游戏。
对儿童大脑神经的潜在危害更加严重。法国克莱蒙·费朗大学一项测试表明,儿童使用手机时,大脑对手机电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近期,英国《每日邮报》更撰文指出,儿童用手机会造成记忆力衰退、睡眠紊乱等健康问题。
大多数人都知道手机本身带有辐射,长时间使用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科学研究显示,孩子过早、长时间地使用手机可能会产生手机依赖,对身心带来诸多方面的损害。
有了智能手机,许多人电脑不想开了、电视不想看了、杂志不想翻了。你不得不惊叹智能手机的无比强大:遇到问题:“百度”一下,帮你解决了;想亲人朋友:发个微信还是免费的;想看新闻:头条会告诉你;想看电影、电视剧:你想看哪一集就哪一集;想玩游戏:各种各类的游戏应有尽有……
过早使用手机容易让儿童和父母产生隔阂并沉迷于游戏。频繁给同学、朋友发短信,有可能让孩子们更不会对父母讲真心话,加深父母的失控感和亲子之间的隔阂。
二、学校方面:
家长和社会应该给孩子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氛围,培养孩子的道德心和责任感。
父母可与孩子签订一份“手机协议”。规范孩子使用手机的流量、时间和主要用途等等。
对儿童生长发育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专业专家任仪逊介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组织中的含水量比成人丰富,而手机微波具有对水分越多的器官伤害越大的特点,因而,微波对人体眼睛的伤害最大。长时间低头玩游戏,会对孩子的颈椎带来很大伤害。此外,长期发短信还会导致孩子手指发育畸形。
应从小树立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的理念:
引导学生直面智能手机的诱惑,在平衡与节制中使用智能手机。
通过主题班队会、辩论赛等活动树立起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的理念,为学生营造一种正激励、低诱惑的环境。
[责任编辑:yfs001]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