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3年了,MOOC到底能不能颠覆教育?
Coursera等海外MOOC平台都有不错的社区,但对于大多数中国的学习者而言,语言的障碍暂时无法逾越。学堂在线等国内社区,又在课程覆盖上有必然缺失。很多学习者甚至不得不利用QQ群,微信群等方式交流学习。MOOC学院网站上的社区通过学习者“大众点评”课程的方式,充分利用了社区的力量,但在学习者之间更即时、高密度互动的交流上,也有缺失。
MOOC得以实现流程创新,背后的关键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中相当重要的一支方向——数据挖掘。这是囊括了统计、在线分析、搜索、机器学习、专家系统、模式识别以及知识图谱等等方法的一项综合技术。它让MOOC能更好地根据学习者的表现和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案及内容。
Coursera错过了快速发展的机遇但余威犹存,学堂在线的用户量已经与Coursera中国的用户数不相伯仲。网易的云课堂随课程质量不断提升,也在验证着破坏性创新开始发挥作用。这三家公司,对于“新市场——零消费者”的认知定位和营销运作能力,决定了谁可以在未来一年内成为中国市场新的领导者。
如果不这样做,MOOC和十年前出现的公开课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换了一个新名字、从形式上增加了一些模拟传统课堂的配套服务?
但想要建立并维系一个具有优秀价值观或文化的网络社区,相当不易,这需要运营者非常长期、细致甚至烦琐的工作。树立和维持价值观、建立社区规则、活跃社区氛围、产出有价值内容、保证其影响力规模并为社区带来新生力量……每一项都包含了繁杂的工作。如何通过高质量而又有特色的运营工作,迅速聚拢人气,达到社区能够健康发展所需的爆破点,一直是困扰众多社区运营人员最大的挑战。
高校也面临矛盾,但各家反应不同。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于是,先知先觉的海外名校迅速行动,后知后觉的国内一线高校试探跟进,不知不觉的国内其余高校,只是派出领导和老师四处学习,回家研究认为暂不可行,再观望着下一波概念的到来。
历史学家诺曼·戴维斯在一次采访中说,“历史变革就像一场雪崩。起点是貌似坚实的积雪山坡。所有变革都是表面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有些事即将发生,但我们无法预知到底是什么时候。”
Udacity创立之始即选择与优秀教师直接合作,平台协助或由教师自己制作课程,如当初创始人特龙自己一样。这样的做法,直接跨越掉大学,具备足够的颠覆性,一旦成功,必为大功。用上述四项判断标准对照,我们发现第2、3、4点自然成立。值得特别提出的是第3点,对于教师用MOOC来上课是简单易用吗?回答是肯定的。这是基于前述的精益流程,而非制作精品课程的思路。但第1点是否成立,我们却难下结论,或许这正是Udacity此前发展较慢的原因。
像iOS系统和App开发者合作一样,Coursera选择和大学合作获得课程,对内容严格把控。而edX则更像Android,用开源系统的方式对接更多教育机构。Udacity和Coursera类似,但多和教师直接合作,在大学的方向上投入不多。加之全球化战略也不如另外两家开放,Udacity一直不大被中国市场关注。但随着11月份公布了获得上亿美元投资的消息,Udacity一举成为MOOC三巨头中的最有钱的公司,重新成为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关注焦点。
叶老师回答了一个有趣的案例。“Coursera曾面向学习者做过一次小规模调查,在上MOOC时希望看到老师出镜吗?”出镜,指在课程播放过程中,老师的头像长时间出现在视频里。与之相对的另外一种常见形式,是屏幕上主要呈现课程内容PPT或板书,老师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