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互联网电视”概念已死?如何避免同质化
近日,作为全球三大家电及消费电子展之一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在上海如火如荼地举行,电视自然成为主角之一,三星、LG、海信、海尔等悉数登场,甚至极米等无屏电视厂商也过来凑热闹。
但最近面对电视面板上涨、互联网内容同质化和版权付费等问题,“互联网电视”的日子并不好过,但显然“互联网电视”的麻烦还不止这些,电视业马上将经历一场血雨腥风,接下来,电视业将往哪走?
“互联网电视”概念已死,电视业集体进入同质化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响铃表达的是“互联网电视”这个概念已死,从此,世上再不应该出现打着“互联网电视“旗号的电视厂商。
1、低价、网络、智能、内容……所有“互联网电视”标榜的优势正成为空谈
首先,关于低价,据不完全统计,原来标榜自己为“互联网电视“品牌的国内有近20家,但这些品牌普遍采用产品靠代工、销售靠线上的运营模式,其无制造供应链的低价轻资产模式存在多种弊端。当面板等上游原材料发生价格变动后,其下游成本随之增加,再加上补贴投入有限,他们就不得不涨价,最近微鲸、小米等连续发布涨价公告就是例证,而且他们也连番推出售价过万的产品,原来的“低价”模式渐渐被摒弃。
其次,关于内容和版权,现在几乎所有的新电视都可以满足消费者观看各种VOD视频、教育、音乐等优质内容的需求。而那些被视为传统电视厂商的电视品牌也都基本补齐了内容短板。比如三星电子目前已和芒果TV、NEWTV、PPTV、CIBN等展开合作,其中三星QLED电视还同时搭载芒果TV和银河互联网电视两大牌照方平台。
再次,关于网络或者智能化,就更加扯淡。首先必须纠正的一个错误是:并不是能上网的电视叫互联网电视,也不是把遥控器换成手机的就是互联网电视。而且现在,智能已经成为了现用电视的标配,此前中怡康调查数据数据显示,2016年预计智能电视零售额占比将达到75.3%,同比增长12.4%。(实际数据可能还不止)。
所以撇开营销的意义,“互联网电视”这一概念已经失去支撑。而当这种叫法慢慢被消费视为噱头、吹嘘。“互联网电视”就成了毒药。
2、消费者只管体验,哪管你是互联网电视还是传统电视
正如三星电子大中华区彩电营销副总裁刘峻光前不久在三星中国论坛上说的:从行业角度来看,彩电业分为传统电视、互联网电视等。但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他们更关心的是显示屏是2K、4K还是8K的;产品形态是平面的还是曲面的;显示技术是QLED还是OLED。因为现在电视都是可以上网的,都有VOD牌照方。所以,从消费者视角,电视机本身比较同质化。
事实上,就连一些电视行业的“新人”也都在朝着用户体验上努力,比如,为提升电视音质音效,乐视拉来了哈曼和杜比,极米的多款无屏电视使用的也都是哈曼音响系统。
3、 互联网电视”概念失去意义,行业进入“同质化”时代
从这个意义上说,原来说的“互联网电视”、传统电视在产品形态、价格、内容、智能化,甚至主要元器件、合作伙伴等方面都陷入相似相近的境地,电视业又回到原点,进入到同台对垒的同质化时期。
拒绝同质化,或有这三条路走
据统计机构WitsView最新调研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液晶电视总出货量为2.19亿台,年成长1.6%。从品牌出货量来看,三星、LG、海信、TCL、索尼依次位列前五。其中三星电子出货4790万台,与2015年持平,这应该是其连续十一年夺得全球销量第一,与第二名2820万台的LG电子差距正在拉大,(相比2015,2016年LG电子电视出货则是衰退4.1%)。
而在中国大陆品牌中,海信、TCL领队,分别排名第三、四名,自有品牌出货各为1330万台与1320万台,年成长达3.9%和0.8%,看来海外市场的出货作出了不少贡献。
按照WitView预估,2017年全球液晶电视出货达2.25亿台,年成长2.6%,这是个好消息。另外,业内专家的观点,彩电正呈现出这六个趋势:供应链成熟、超薄+大尺寸、回归画质、泛娱乐教育、环保健康,以及品质消费。那在趋势明显的当下,如何走出同质化,响铃设想三条建议,仅供行业人士参考。
共2页 [1] [2] 下一页
跟传统电视说再见!占据两成市场的互联网电视“扩军备战”
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价格屠夫”互联网电视也扛不住
芒果TV牵手创维、国美 杀入互联网电视“红海”
彩电价格集体飙涨:互联网电视价格战淡化
国际品牌失灵,互联网电视已成标配,海信2016完美收官
搜索更多: 互联网电视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