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广东“互联网+”博览会闭幕 这5组数字亮点回顾
央广网佛山10月15日消息(记者 王雪薇,佛山电台 付国华) 为期四天的第三届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15日在佛山落下帷幕。
本届博览会以“新互联、新智造、新未来”为主题,设有智能制造、“互联网+”前沿技术等七大主题展区,共吸引了656家海内外知名企业参加。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超829亿元,此外还有一大波高端论坛、顶级赛事纷纷举办,而对普通市民来说,则是一次难得的近距离感受前沿科技的机会。
下面就一起盘点下本届博览会上的关键数字,以及这些数字背后的“门道儿”~~~~
数字1:
“1”——全国首家机器人学院
从2016年12月在德国签约,到今年4月份成立揭牌,直至本次博览会期间正式对外开放,“佛山机器人学院”的进展备受关注。因为它不仅是全国首个机器人学院,也是汉诺威机器人学院唯一的品牌海外授权使用机构。
与其说“学院”,其实更相当于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已有21家单位进驻,其中来自欧洲的企业、机构占到13家,国内企业有8家。
今后,中德双方将共同把佛山机器人学院打造成为华南地区、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权威的集智能机器人展示、推广、交流、培训、招商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平台。
(注:点击《中德共建 中国首个机器人学院在广东佛山启动》,可详细了解佛山机器人学院的情况。)
数字2:
“2”——2条智能化生产线大PK
本届博览会上,有2条生产线格外引人注目:一条是位于佛山机器人学院的首条中德工业4.0生产示范线;一条是位于1号馆的全部国产的“中国制造2025生产示范线”。
中德工业4.0生产示范线
在这条生产线上定制出的“央广网”可录音U盘
中德工业4.0生产示范线,被命名为“可录音U盘的工业4.0之旅”,从电脑下单到最后装盒成品,只需3分钟左右。别看只是生产U盘,云平台、VR虚拟现实、3D打印等技术都在示范线中得到了展示,而这些技术其实都可以运用到其他行业的工业生产中。
“中国制造2025生产示范线”
“中国制造2025生产示范线”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为小熊电器定制化研发,最大的亮点在于全部采用国产装备及系统。36米长的生产线原先需要25名工人,现在减到只需8个人。贴标、扫码、打螺丝、装配、检测,这些全部用机器人和扫码、检测系统把人工替代了。几日来,这条生产线的技术人员每天至少接待数十家企业的负责人前来咨询。
(注:点击《首条“中国制造2025生产示范线”引本地企业关注》,可了解详情。)
数字3:
“829亿”——签约项目总金额
博览会开幕当日,20个涉及互联网技术的重大项目宣布落地佛山,总投资达829亿元。
其中,佛山市南海区牵手华为共建智慧城市。根据协议,双方将就南海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及云计算产业发展展开全方位的合作,投资额达400亿元。华为将充分发挥在云服务领域的技术实力和资源优势,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与南海区一起打造区域云生态,共同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
此外,签约项目还包括中国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华南区域大数据运营中心、中国电信佛山顺德五沙IDC大数据中心等等。
数字4:
“16.8万”——观展市民人数
周末两日,博览会免费对普通观众开放,吸引了大批市民观展。智能家居系统、便捷的打车系统、各种各样的服务机器人……令市民们大饱眼福。
观展的人群中,有父母带着孩子过来“长见识”的,也有校方组织学生感受前沿科技的。
佛山华材职业技术学校的左湘老师已经连续3年参加“互联网+”博览会。说起这三年来的变化,她坦言,感触很深,“我第一年来看的时候,全部都是‘四大家族’的机器人,让我们开阔了视野,人家都已经走到这个程度了,而我们还有很大距离!第二年看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国产的机器人;这次一看,很多是国产机器人加了物联网,三年看下来看到了佛山的发展,也看到了整个行业的进步。”
左湘认为,佛山承办这样大型的以“互联网+”为主题的博览会,无论是对推介前沿科技,还是对促进教学都有很大帮助,“对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尤其是职业学校,学生一定要了解。普通学校其实也同样,不能只是学语数英,而不知道现在最前沿的领域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不过,站在老师的角度,她希望,今后的博览会可以有更多普及性的议程设置,“是不是能有一个教学展示区?现在所有的论坛都是很高端的,学生们是坐不住的,因为大多都是博士后、院士讲未来的方向,他们听得云里雾里、听不懂,如果能多一些平民化的、普及型的介绍就更好了。”
数字5:
“31”——31场论坛活动异彩纷呈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