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党代表通道]中北大学薛晨阳代表:军民技术日益融合 航天碳纤维材料已广泛民用

2017-10-26 11:43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牛莉的老公 德州新湖食人鱼 邓卓棣 维基百科 叼蛮公主电视剧全集 调料蛋 丁怡卉 丢雷陋习 东川红土地党建网 斗波门 斗战神车迟国切糕

[原标题]中北大学薛晨阳代表:军民技术日益融合 航天碳纤维材料已广泛民用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 操秀英)24日,“党代表通道”第三场采访活动举办。中北大学薛晨阳代表在通道上介绍,高科技项目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高科技项目研究过程中可以产生很多新材料、新技术,比如航天用的高强度碳纤维材料已经广泛民用,北斗导航也运用于共享单车。

他还举了他所在团队的例子。“我们前期研究的芯片式电子水声传感器,是一项非常尖端的技术,可以非常灵敏地聆听大海的声音以及应用于海底观测网。”薛晨阳说,在一次学术交流会议上,301医院的王卫东主任询问,这样的尖端技术能不能听到人体内部非常微弱的声音,“我想人体就是一个大水缸,它的密度与水相当,利用我们的技术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该团队做了针对性的创新研究,研究出芯片式的电子听诊器,经实验测试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可以听到人耳不易分辨的声音,将这些数据上传网络进行智能分析可以得到人体健康的信息,目前这个技术已经开始市场化。

“我们团队还研究了传感器、记录器,广泛应用于长征系列火箭、载人航天、深空探测,我们也希望将这些技术推向民用市场。”薛晨阳说,在这个过程中,从研究人员考虑存在两个壁垒。

他认为,科研人员研究的项目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导向,研究人员非常关注目标的实现,而忽略了这些技术如何为人民生活服务。此外,市场推广不是科研人员的强项,所以科研人员没有主动去做。

“十九大报告里面指出,要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薛晨阳说,随着认真学习和落实十九大报告,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新时代要有新担当,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努力让尖端技术不仅要服务于军队国防,而且要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他最后表示。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