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智能手表:大浪淘沙,洗尽了谁的铅华

2018-02-05 11:41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我要发广告任务网 第一快递单号网01kd 江西交友网 上海yy房产网 h小短文纯洁勿入 新干论坛

前言:创业者喜欢把成就归功于商业模式和机会窗口,归功于创业者本人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对市场需求的理解,从未来着手当下,最终走向成功。

趁着2018年年初,简洁地谈谈我眼中的智能手表行业,这个曾经的“风口”,接下来会怎么走。也许现在已经可以窥见一二。

01:智能可穿戴的现状:裹足不前

2017年7月中旬,英特尔淘汰了其技术集团下的可穿戴设备团队。

2017年7月初,估值曾高达30亿美元的可穿戴设备公司Jawbone,迫于经济压力,已经进入了清算程序。

而被视作智能手表鼻祖的Pebble,在2016年年底仅以2300万美元的价格,就卖给了Fitbit。

这三个事件,表明智能手环正在走下坡路,而且是以高速140码的速度。

并且根据Gartner调查报告,有近三分之一的用户在使用可穿戴设备一段时间后会感到无聊,进而选择弃用,其中智能手表弃用率为29%,健身类可穿戴设备弃用率为30%。在如此高的弃用率下体现出的是目前只能可穿戴行业的弱点:同质化严重,过于注重功能性的开发而忽略了消费者的真正需求。

同时续航、外观、价格、使用价值、创新力等也是制约现有智能可穿戴市场发展的困境所在。

但可穿戴行业仍然被看好,国际数据调研公司 IDC 最近发布报告称,今年全球可穿戴设备整体出货量预计为 1.132 亿部,2021 年将达到 2.223 亿部,年复合增长率为 18.4%。

其中,基础型手表今年的出货量预计为 2990 万部,占整体可穿戴设备市场的 26.4%,2021 年出货量将达到 7800 万部,占整体可穿戴设备市场的 35.1%。

全功能的智能手表今年的出货量预计为 3160 万部,占整体可穿戴设备市场的 27.9%,2021 年出货量将达到 7150 万部,占整体可穿戴设备市场的 32.1%。

笔者听过最狂妄的一句预测是:未来全球所有的石英手表均会被指针型智能手表所替代,传统机芯品牌将沦为机械传动结构配件提供商。(嗯,还是传统钟表行业从业者所说的)

02:腕带产品的特质:离人体更近,佩戴时间更长

作为已经有数百年历史积淀的产品形态,相比其他产品品类,以下2个特征是核心:离人体更近,佩戴时间更长。

1)离人体更近:区别于其它硬件产品,腕带产品贴身存在,能更准确的接收与人体行为与健康相关数据;

2)佩戴时间更长:基于重量和使用位置的特殊性,腕带产品不会给使用者带来强排斥,并且多年的传统手表市场普及教育,消费者已经形成佩戴习惯;

所以,智能手表相对智能手机,对个体生存质量有更充分的了解,能在低频点使用环境下,通过连续性数据分析、总结、类比,对个体行为提供干预建议。

腕带产品的价值主张,也应该要围绕以上两点做延展。

03:腕带产品的核心价值取向:缓慢摸索

回顾市场上现有的腕带产品,各个品牌厂商有不同的产品选择方向,而按价值体系划分主要分为2种,分别是:

1)以瑞士机械表和日本石英表为代表的传统手表为用户提供了基础的心理价值和简单计时功能;

*传统手表最爱讲的故事:“举手投足间,它在你腕上不时闪现,代表你独具的个性和品味。空闲时把表取下来,为它上上弦,擦擦缝隙间的尘垢,翻转过来看美丽的机械机芯,看擒纵、摆轮的迷人运动瞬间。或者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欣赏机械魅力和讲述人类科技发展和时间、机械的关系。”

2)以Apple Watch为代表的智能手表试图取代智能手机,满足所有人在所有场景下的所有需求。这种延续了互联网企业倡导的“强需求、强概念、强卖点”套路。

*类手机智能手表最爱讲的故事:“躺在床上,电话来了之后根本不用到处找手机,手表直接告诉你是谁打来,手势识别选择接或者不接,当然也可以像钢铁侠里命令贾维斯一样用语音来操作,电影桥段将变为现实”(那个被啃了一口的苹果也许还能给你增加莫名的心理优越感)

但是究其本质,还是没有一款产品真正带来实用且完整的价值闭环,无一例外没有找不到行业支撑点。

整个行业在摸索中缓慢前行。

在传统手表的计时功能、装饰功能、身份象征之外,手表作为一款戴在腕上的产品如何基于其核心特质特征,寻找其核心价值点及未来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

04:腕带产品的竞争: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三体》里面有句话,叫做:我消灭你,与你无关。这句话足够嚣张跋扈,但却充满哲学智慧,真实的揭示了如今人类发展和商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跨界打击”或者“降维打击”的套路在互联网公司侵占传统行业市场时屡见不鲜,高补贴、高动效、低利润、抢人头的打法将众多躺在家中别墅,抽着顶级古巴雪茄的老企业家硬生生的从沙发拉回了铺满尘土的办公室。

1)微信的出现,抢走了让中国移动的短信业务,使短信沦为只能用来收发验证码的工具;

2)美团、饿了么等外卖的出现,今年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的销量急剧下滑;

3)共享单车的出现,黑车司机哭了。卖单车的店铺、修自行车的小摊子、景区中的单车租赁铺,生意都一落千丈。

还有索尼、柯达、诺基亚等例子不胜枚举,有时候历史,就是这样的残酷和无情,很多时候,你的没落和衰亡并不是由于你的无能和懒惰,而仅仅是因为你不在历史的趋势里。

换而言之,当我们在紧盯着现有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市场巨头的时候,也许全球格局正在发生大变,因为:

打败传统手表的肯定不会是传统手表;

打败智能手环的也肯定不会是智能手环;

而是一个新物种,一个新品类,一个能提供全新用户价值的新产品。

05:智能穿戴产品的两大新维度:细分场景应用与细分人群应用

以往人们认为智能可穿戴产品没用的最大原因,就是这些产品智能采集数据,智能手环告诉你每天睡了多久、智能鞋垫告诉你每天走了多少路……知道了这些数据,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智能手表厂商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其定位绝不应该仅是一个智能穿戴设备生产商,而是大健康产业、医疗产业、运动产业乃至安防产业的上游数据提供商和参与商。

智能穿戴厂商应该有自己的数据共享平台,并且能够开放SDK接口,打造相应的功能模块,甚至能够根据各种运动、医疗等行业的应用场景,进一步垂直细分数据模块,便于更多行业的更多产品在更多应用场景随时接入数据,方便其调用各种数据。

2B的组织化、共性化产品需求,远不如2C的场景化、个性化长尾需求更吸引用户,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为细分人群服务。

因此在现代产品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与场景结合,那么可穿戴设备的未来将会更好,例如:

1)针对女性用户:通过塑身计划、膳食意见、关键事件节点提醒、成果激励、好友PK、实时分享,为女性用户成就更好的自己;

2)针对老年用户:通过心电、血压、体温等实时体征监测,实时了解老人健康状态,并推送给家人知悉,为老年用户打造更好的生;

3)针对婴幼儿看护:通过对婴幼儿的实时体征监测,哭闹、尿床、踢被子提醒,及时了解宝宝异常情况,给宝宝更好的呵护;

4)针对商务群体:更加专业的时间管理方式,记录每一段时间的走向,通过心率、血压、运动、睡眠等多项监测,了解体能、精力情况,让用户更加高效;

4)针对运动爱好者:心率、气压监测、温度监测、GPS定位等多种功能,随时了解各项体征数据,让运动安全进行。教练指导,后台查看、训练计划,让智能手表成为你的私人教练;

5)针对军队训练:针对军队训练: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时监控训练安全,构建以单位、人员、科目信息为基础、以动态训练数据为核心的军队数据系统,辅助军队科学施训。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