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北京中科科技创新发展研究院新闻 科研院所沙龙交流 千方百计留住人才
中关村中科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基金会(筹)副秘书长卢小溪,表示要通过基金会的公益资助和创新服务,大力集聚和吸引各类科技创新人才,积极为人才的人尽其才搭建政产学研金用的平台,最大限度的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潜力和实现自身的价值。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科技人才支撑,为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目标贡献力量。
北京中科科技创新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卢思锋主持沙龙活动,秘书长赵雁飞出席,光明日报记者杨舒应邀出席。卢思锋表示,此次举办的主题沙龙活动,也是因需定制,就是想搭建一个交流合作平台,服务科研院所、高校、高新科技企业等的需要,以此助力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今后,研究院还将组织不同主题的沙龙平台活动,以服务不同的社会需要。
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政策与人才评估处处长田德录对此次沙龙活动予以积极评价,感谢沙龙活动给他们提供了一次人才工作的调研机会,在介绍了科技评估中心的工作职责之后,他表示将持续支持和关心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并为之建言献策。
在交流研讨中,中国商飞北京研究中心王志丽、宁方明,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李菁菁,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申海云,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蒋平化,国电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彭琨,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舒春英和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代表(来自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于晓辉和方少波、邸亚娜(来自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先后就各自单位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和困惑进行了介绍和交流。大家认为,在新时代,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党和政府更加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的好措施和好政策。从宏观上看,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科技人才队伍正在形成,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和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各科研院所对此都有所贡献也因此受益。
北京中科科技创新发展研究院是由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及相关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公益法人研究机构,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旨在立足科学院,融合科研机构、高校、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资源,为政府、科研机构、行业(企业)提供创新领域的第三方专业咨询和综合服务。
中科院行管局副局长占剑认为:此次主题沙龙活动好在一是开放,有不同体系不同领域的科研院所参与,交流有广度、深度和效度;二是话题,创新发展是时代主题,人才队伍是第一资源,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是科研院所的希望所在,兴旺之基;三是效果,通过交流研讨,大家进一步增强了人才队伍建设的信心,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要坚持以人才为中心,全心全意服务人才,特别是要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和帮助力度,对青年人才开辟特殊支持渠道,建立适合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用人制度,增强科技人才后备力量。
当前,聚焦到科研院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涉及“选、用、育、留”四个方面。其中特别是如何留住人才,是不少科研院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不可否认,人才的有序良性流动,整体上有利于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但与此同时,一些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打起的“挖人大战”,通过提供更为优越的科研支持和生活条件吸引人才“跳槽”,使得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科研院所人才队伍建设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人才流失现象也越发明显。特别是“高精尖缺”人才的突然离职,对科研院所正常的科研工作造成了严重损害。大家认为,为稳定和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科研院所需要进一步倾听青年人才心声,从住房、子女教育、薪酬、考核、人文关怀、组织氛围等多个方面努力,有力有效解决人才的工作、生活和人文方面的现实需求;努力持续激发青年人才活力,延长人才“情怀保质期”,为人才免除后顾之忧;要积极探索在新时代的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拿出新办法。其中包括通过柔性引进和智力流动等方式“选、用、育、留”人才,助力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助力科研院所人旺所兴,攻坚克难,无坚不摧。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