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澎湃芯不见澎湃 前途未卜的小米处理器

2018-09-28 11:46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情趣用品9quw marketiva 克里斯申请离婚 女人自己手霪的图片 bxl xjp 女检察官的悲惨遭遇 理光技术空间 猫色444 上原瑞穗快播 苑国辉卫视专访 鮎川なお 美女岔开两腿图片 初音未来2 好多福利

  遭受挑战,效仿华为自研手机SoC

  其实除了华为以外,苹果和三星也是自研手机处理器的参与者,他们和华为的成功,更加夯实了雷军自研芯片的决心。

  据IDC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年度全球智能手机总销量为14亿7060万部,其中总销量排名前五的手机厂商分别是三星、苹果、华为、OPPO和vivo。前五大手机厂商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1.2%、14.6%、9.5%、6.8%,5.3%。在国产厂商和海外厂商的双重夹击下,小米在2016年的出货量同比大幅度下跌了36%。也首次跌出了智能手机出货前五的榜单。

2016年全球的手机出货量统计

  雷军是有远见的,但这个武汉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软件高手,也许没想到自研芯片会是一条比他想象中困难更多的路。

不同工艺节点下的芯片研发成本

互联网对不同品牌处理器表现的调侃

  虽然当时很多媒体将这颗芯片与联发科MT6755进行对比,得出了小米这颗芯片的更高性能的结果。但从今天回看,小米只把这个芯片搭载在其一款手机——小米5C上,且这款手机销量不佳,由此可以看出小米对这颗芯片的态度,其实我更愿意把这看作一次试水。坦白讲,做手机芯片真的没有像IC设计工程师调侃所说的“堆积木”那么简单。

  但在当时,正在风口浪尖的小米面临华为、OPPO和VIVO等的急起直追。

  回到澎湃S1,这是采用28nm工艺打造的一颗完整的 SoC,在当中集成了 CPU、GPU、通讯基带、ISP 等部分。其中,CPU 部分为 8 颗核心(4 个 2.2GHz A53 + 4 个 1.4GHz A53),GPU 部分为四核 Mali-T860 MP4,28 纳米工艺。

  其他如高通、联发科和紫光展锐等第三方的手机芯片供应商,无论从历史沿革、公司积累或者人才的水平方面,也都是经过多年的历练成长起来的。相反,小米旗下的松果电子研发的澎湃系列芯片,无论在哪方面都似乎有所欠缺。据知情人透露,这个芯片的技术是是来自于联芯的SDR1860平台。考虑到联芯过去几年在手机SoC方面的表现,我们也应该对小米这颗芯片实力有了直观的了解。

  不同工艺节点下的芯片研发成本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华为升级到了新一代的Kirin 980,三星猎户座也更新了,高通的骁龙855也即将面世,联发科和紫光展锐也还在默默努力,但澎湃S2依然没有踪影。在很多分析师和专家看来,小米松果的自研手机芯片,也许离他们的目标越来越远的。但在笔者看来,现在与中天微在RISC-V上的合作,未尝不是他们的一个新机会。



关注ITBear科技资讯公众号(itbear365 ),每天推送你感兴趣的科技内容。

  小米旗下的松果电子宣布,将与阿里旗下的中天微达成合作关系,具体就是以中天微的RISC-V CPU处理器为基础平台,松果电子提供极具市场竞争力的SoC智能硬件产品,共同促进和加速RISC-V在国内的商业化进程。由于这里涉及了新的开源架构RISC-V,松果电子的这个宣布在产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小米这种大玩家的进入,也给国内正在探索RISC-V未来的先行者带来了更多信心。

  小米的招股说明书披露,从2010年开始运营到2015年底,公司的业绩从0暴增到668亿人民币,当中大部分都是来自手机产品贡献的营收。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在2015年,小米也以6750万部的出货量,15.4%的份额蝉联中国手机出货量第一。

2015年大陆手机出货量统计

  在过往,小米生态链的智能硬件产品用的都是第三方半导体公司的芯片,对于一个大体量的系统厂商来说,这种依赖外部供应主核心芯片的方式,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受待见。尤其是近年来在中国芯和自主可控的目标推动下,很多大型系统厂商开始投入到芯片的自研中去。小米松果也是瞄着这个目标而去的。包括微软、谷歌、亚马逊、百度甚至格力等厂商涉足芯片的现象表明,系统厂商设计芯片似乎是一个势在必行的事情。

  在笔者看来,在振奋于小米入局RISC-V之余,我更关注的小米自研手机SoC——澎湃系列处理器的进展。自从去年2月份公布了这个系列的首款芯片的澎湃S1之后,小米和其旗下的松果电子就再也没有公布这个产品线的最新进展。记得当时雷军在澎湃S1的发布会上曾经说过:“小米选择这条路是九死一生, 可能十年才能见硕果”,结合最近的这个公布和进展,难道小米在发布豪言壮语之后,仅经过短短的一年多,就要宣布转型了?

  但如果回头看,小米雷军其实在2015年就看到了这一点。在2017年2月28日举行的澎湃S1发布会上,雷军表示,你们看到的这是28号发布的芯片,其实我们早在28个月前,也就是2014年10月左右,就开始了自有芯片的研发。也是在这一年,搭载Kirin 920的华为Mate 7掀起了一股旋风。华为手机在当年的出货量也暴增40%达7500万台。相信雷军也是看到华为这样的表现,动了研发自有芯片的念头。

  从手机的构成上看,小米的手机,除了整个ID设计是自己的以外,其他的部件不论是SoC、存储或者屏幕,都是第三方提供的。换句话说,小米所宣传的优势,也是其他厂商能买得到的。而国内这些好学的手机厂商,也正在效仿小米的模式,杀向小米的腹地。尤其是华为,依赖于自研Kirin处理器的优势,这个老牌手机国产厂商不但能够在供货问题解决,另外无论是价格或者在差异化打造方面的灵活性,也都是小米所不能比拟的,这就使得小米对其异常忌惮。至于运营高手OPPO和VIVO,他们也凭借线下开店的优势和品牌效应,在一步步蚕食小米的市场。到了2016年,小米的出货量也真的急转直下。

未来几年的物联网硬件设备销售额

  华为公司也在2009年推出了其首款应用处理器K3V1,经历了K3V2的失败,并最终在2014年的Kirin 920上,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我们应该看到,作为国内最大的芯片设计公司,华为海思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华为于1991年创立的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这些产品的成功过,也并不是短短几年的积累。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