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智能网联汽车:或比手机改变得更多
智能网联汽车:或比手机改变得更多
2018-10-23 00:00:00 中国经济导报
世界智联网汽车大会组委会供图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郭丁源
充电几分钟行驶百公里,“刷脸”开车门,语音呼叫便可发动汽车,汽车自动寻找停车位,高速上自动超车,封闭区域内自动接驳……这样的未来汽车是否如你所想?日前,于京召开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与会专家及政企代表共同探讨如何推动智能时代交通“新治理”,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新生态”,发布国内外领先“新产品”,提出智能网联“新标准”,研讨支持汽车产业融合发展“新技术”,探索未来出行“新模式”等六个“新”元素。
“北京作为一个开放、创新、智力和产业资源最密集的国际化大都市,愿意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北京市是本次大会主办方之一,市长陈吉宁表示,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产业形态新、行业跨度大、应用范围广,它的完善与发展,需要社会各方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与之相对应的是,工信部部长苗圩也指出,工信部正在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创新驱动、完善标准规范、推动测试应用,搭建了跨领域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加快了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将更大力度地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
未来汽车什么样?
作为汽车产业的未来,什么是智能网联汽车,它将如何改变未来人们的生活?资料显示,智能网联汽车,即ICV(全称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当然,文字是枯燥的,眼见为实。10月18日,在国家会议中心门口的空地上,北汽集团展示车队持续进行无人驾驶展示。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看到,前两辆车上坐着工程师团队,而在后面三辆车上则空无一人,却能随着前面两辆车进行直行、调头等操作。这一展示引起观众的惊叹。另一边,北京图森未来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卡车也在演示无人驾驶。“速度80公里/小时,这辆大卡车可做到自动驾驶,在高速上监测500米范围内的路况,能够将安全刹车距离控制在300米左右。”据工作人员介绍,这类大卡车已投入应用,并成为港口海关货物运输整体解决方案的重要一环。另据了解,大会参展车辆达到120款,其中北京市8辆已获得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资格的自动驾驶车辆集中亮相。
而且,与会专业人士更是在现场披露了自己的答案。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和谊说,智能化和网联化具备感知、计算、通讯、控制、执行、交互等功能。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以智能手机做比喻,“手机的传感器才十几个,摄像头两三个,麦克风一个,就给人类生活带来如此大的改变”。汽车300多个传感器如果开放,产生的PM2.5、温度、图像、路况等数据,将会对公安、气象、环保、银行、保险、交通、教育等行业的管理带来颠覆性变化,让城市变得更加智慧。
智能网联汽车将重塑整个汽车产业的生态。陈吉宁介绍,北京建设了国内首条5G自动驾驶测试道路,截至上月,已开放社会道路44条、总长度123公里,向8家企业发放测试牌照35张,实现安全行驶里程5.2万公里。苗圩预测,至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规模可达到1000亿元以上。
对于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现状,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通过调研认定,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起步“十分健康,发展十分迅速”。他表示,自2016年以来,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北汽集团等中国各大车企都纷纷发布了智能化战略;另一方面,ICT(信息、通讯和技术)企业纷纷加入智能驾驶汽车的角逐,百度开放了Apollo(阿波罗)平台,阿里巴巴推出AliOS,华为在5G优势领域中和智能汽车整合融合,智能驾驶技术正在走向道路测试阶段。
传统车企也要“开门造车”
“‘开门造车’,协同创新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由之路。”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传统汽车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有天然的互补性。在他看来,“闭门造车”已经不再成为可能,今天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完全拥有智能网联汽车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和能力,“开门造车”正成为现实,大家需要通过跨产业协作,来共建一个新生态。这句话的背后也可以理解为,互联网公司数字化及信息化的整合能力强,能够有效搭建起人、车、环境的“连接器”。
另一互联网巨头李彦宏的观点与之不谋而合,“没有一家公司可以把智能驾驶产业当中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因此需要开放和合作。”去年4月,百度宣布了Apollo平台的开放,按照李彦宏的说法,此举是为避免产业界“重复造轮子”的情况,因此决定将百度有的数据及源代码分享出来。阿里方面马云虽然没有出面,但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王坚在会上表示,要重视互联网在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中的作用,他提到了阿里城市大脑在杭州的应用实例。
“我们的目标是做产业链的‘工具箱’。”腾讯自动驾驶产品总监王晰说道。从BAT的表态来看,互联网企业都在积极参与汽车智能互联化发展,其优势在于操作系统、软件平台;然而对它们而言,作为汽车产业的后来者,前面仍然盘踞着在行业浸染多年的传统车企,后者技术积淀深厚,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路径,传统车企也有自己的思考。
从目前BAT中只有百度与金龙客车实现自动驾驶量产车来看,互联网企业与传统车企的合作仍在摸索中前行,先行的技术开发如何真正在量产车型上落地,成为互联网企业能否抢占先机的关键。不过,不做整车,拥有技术优势更合适做系统配套。腾讯在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模拟仿真平台等基础上,研发自动驾驶软件,为国内自动驾驶企业提供解决方案。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表示,汽车技术发展是个全能问题,一家企业“包打天下”难以解决所有问题。安全、绿色、便捷、共享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和最终指标,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社会各界携手创新。欧洲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首席代表戴麟也认为,信息产业布局本身就具有全球性,需要全球视野。“核心技术攻关、法律法规适配、数据互通互联、伦理道德评价等均需要各界参与进来。”
共谋产业发展大计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表示,几年来工信部联合多个部门、组织多个省市,制定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推动行业建立协同创新体系,不断完善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标准法规,积极开展测试示范,推进汽车产业的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而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到来,合作共赢是产业发展的唯一出路。一方面,需要汽车、电子、通信、互联网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共同促进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希望与全球各国在政策措施、技术创新、标准法规、测试示范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国际交流方面,戴麟强调了国际共享的重要意义。他十分看好中国高速增长的汽车市场,希望未来围绕标准协同、技术突破、模式创新、国际交流等方面与中国展开更多积极合作。
万钢在主旨报告中指出,智能网联汽车是大势所趋,整车企业、互联网企业、初创企业、零配件研发企业等共同协力布局,各国也高度重视并纷纷出台时间表。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未来可促进交通方式转型,更需要车载平台、网联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全面升级,多学科、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汽车品质、城市大脑、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迎来全新发展机遇,今后需加强标准、道路法规、技术协同提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他认为,中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短板,一是还没有形成发展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的国家战略;二是在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的关键领域,基础还薄弱;三是通讯、汽车、交通和产业跨界融合急需加强;四是智能化的基础设施还需要加强,特别是路、网、车的联系必须要加强。
苗圩指出,工信部正在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创新驱动、完善标准规范、推动测试应用,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搭建了跨领域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加快了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建设了上海、重庆、北京等地的测试示范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环境日趋完善,有效地激发了企业动力、市场活力。
【期号:3352】【版面:06】【作者:郭丁源】【】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