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周金旺:荣德生以人才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企业家的启示
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大部分人都是习惯于按照既定方针办事,也就是因循守旧,只有一小部分是有前瞻性的,他们追求新颖,打破常规,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是一种企业家精神。
“以人才为本”的管理法则
荣德生创办的江南大学
“中国现在企业家的水平,不包括你们80后,但包括我、柳传志、张瑞敏这些人,还低于上世纪民国初年工商界的水平。”——这是王石在跟一群80后创业者对话时,给出的结论。
荣德生创办的面粉厂
荣德生所带领的荣氏企业成功的原因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其“以人才为本”的管理法则。他一方面将当时先进的西方和日本的管理模式引进来为自己所用,同时又将中国传统的“仁爱”和“德治”的儒家思想结合在其中,强调“恩威并用,以德服人”,以“《大学》之‘明德’,《中庸》之‘明诚’”对待属下。
一是经常派人出国留学,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深知欧美机制工作,日新月异,欲资师道,非从实地考察不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企业派遣曾留学海外、熟悉外国情形的荣月泉先后到美国的明尼波利斯、印第安纳、密尔华纪以及法国巴黎、英国曼彻斯特等地考察,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经验;1926年,副经理荣鄂生、总管薛明剑被派往日本参观学习;抗战前,郑翔德又被派去日本明治纺织会学习日本纱厂的保全、保养工作法。
二是时常邀请国内外企业界名人、专家进厂演讲,传授科学管理方法。像从美国留学归来的王云程、顾毓都被邀请来厂演讲过,演讲的内容分别是美国纺织界的情况和科学管理方法。
持续培养人才
20世纪70年代名列《财富》杂志“500强企业”排行榜的公司,如今有三分之一已经销声匿迹。为什么?根本问题在于:学习能力很差。于企业而言,一旦学习能力不够,跟不上时代、社会、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变迁自是常事,被遗忘、被抛弃也很正常。
建立人才培训体系
荣德生对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限于借助外界力量,他还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其在1928年以申新总公司的名义,在无锡工商中学原址开办“申新纺织总公司职员养成所”,学制两年,招收高中和中专毕业生,学员半天上课,半天到工厂学习。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