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华为鸿蒙操作系统全解读:先进在哪?为何不现在用于手机?

2019-08-13 11:53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恶魔高校dxd 安慰人的话 hina 骂人的话 越毒越好 柑橘味香气 你真漂亮 教育名言

澎湃号 > 共青团中央

华为鸿蒙操作系统全解读:先进在哪?为何不现在用于手机?

2019-08-11 13: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共青团中央

关注

导读
2019年8月9日,华为在东莞篮球中心举行的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鸿蒙操作系统。本文试着从技术角度解释鸿蒙OS相关的新信息,也会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不堆积名词,而是把事情说清楚。因为大家比较关心手机,所以本文对鸿蒙系统的解读以手机为主。
2019年8月9日,华为在东莞篮球中心举行的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鸿蒙操作系统。之前受到极大关注的鸿蒙OS终于有了进一步的明确信息,媒体纷纷进行重点报道。但是由于计算机操作系统和体系结构的相关知识有一定门槛,新闻报道里不少名词让人似懂非懂、不明觉厉。如“分布式架构”、“跨终端无缝协同”、“确定时延引擎”、“高性能IPC技术”、“微内核架构重塑”、“首个取代安卓虚拟机模式的静态编译器”,虽然不少群众高呼“华为牛逼”,但其实对这些词并不是太懂。我感觉不少记者也差不多,并没有真正理解技术,而是原样引用华为给出的技术名词。本文试着从技术角度解释鸿蒙OS相关的新信息,也会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不堆积名词,而是把事情说清楚,这是可以做到的。因为大家比较关心手机,所以本文对鸿蒙系统的解读以手机为主。
鸿蒙的发布说明,华为手机在美国极限施压情况下的生存能力有了本质改善,能够有效震慑美国动用极端手段打击中国公司。同时,鸿蒙是面向整个IT体系的下一代操作系统,并非限定在手机领域,甚至主要应用不是在手机上。对此不要有封闭心态,从市场角度考虑,华为与中国手机继续用安卓系统开发,也是合理的发展,鸿蒙的作用会是保障中国手机生存。不管是用鸿蒙还是安卓,中国公司团结组成强大的开发阵营,共同应对市场冲击,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一.华为操作系统开发阵营初步成形
整个华为开发者大会最重要的一张图,可能是这个:
图上有45个图标,都是超级手机APP或者知名APP,但估计没几个人能认全。
这些APP和方舟编译器合作是什么意思,和鸿蒙有什么关系?其实对于APP公司,编译器就是最关键的平台,是通向操作系统的核心。开发APP的公司不需要知道操作系统的细节,对安卓这样的手机操作系统的了解远不如手机公司,但只要有编译器(以及配套编码调试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就能够推进开发。有一个词叫“交叉编译”,就是说嵌入式系统开发时,开发者不需要知道平台的细节,程序代码用特别的编译器编译成机器码,就可以交给合作者在平台上跑起来了。通常情况下,一套代码可以用多种“交叉编译器”,直接编译成多个平台的“库”,非常方便。例如在一个“纯Linux”上(可以理解成通用的Linux),对一套C语言的程序,用arm-Linux-gcc这样的编译器,就可以得到一个“.so”后缀的库文件,这个so文件就在某种嵌入式Linux平台上能完成一些功能,相当于windows操作系统里面的DLL库文件。这些嵌入式平台,也是操作系统,通常是特殊剪裁的Linux变种。
开发者和操作系统打交道最多的就是编译器,以及以编译器为核心的一整套开发工具。如果从开发者角度去看,甚至可以认为操作系统就是编译器。开发者不想去管操作系统的事,希望编译器可以解决所有平台问题,让自己的代码轻松移植过去。方舟编译器,就是华为对开发者给出的操作系统接触窗口。中国的这些大互联网公司,和华为合作用方舟编译器开发了,可以肯定搞出来的APP仍然是用在安卓上的,但其实已经走出了脱离安卓的最关键一步!
这些APP是和华为在安卓系统上,用方舟编译器优化性能,直接编译成华为麒麟CPU对应的机器码,而非安卓平台通用的apk文件。直接编译成机器码从原理上就能够有更多优化空间。华为2019年4月11日在发布会上就演示过,新浪微博极速版用方舟编译器以后流畅度提升了60%,让人印象深刻,这可能是新浪微博这次列在45个合作APP第一位的原因。
这种开发用的是方舟编译器的IDE(集成开发环境),而不是谷歌提供的AndroidStudio这样的集成开发工具。这个切换确实需要相当的学习过程,虽然都是在安卓平台上开发,但是编译原理已经不一样了。用顺了以后,华为升级一下方舟编译器和IDE的版本,开发者会觉得还是差不多;但是华为将方舟编译器生成的机器码变成支持鸿蒙OS了,会发生什么事?这就是最奇妙的事了:这些APP公司都不用做什么,就把原代码重新编译一下,把新机器码文件交给华为,就完成了开发!华为拿这些新机器码,往自己的鸿蒙OS手机上一放,一个全新的手机生态就华丽丽地出来了!
如果有的APP开发公司不肯(或者没时间、没人力)和华为合作直接编译成鸿蒙机器码,那鸿蒙OS的手机能用这种APP么?也是有办法的。这些APP有安卓平台通用的apk文件,鸿蒙OS的手机读这些文件,再翻译成机器码(不是方舟编译器,而是某种解释器),也能顺利运行。只是这种翻译就没什么优化了,性能就和在安卓手机上差不多。
当然要让开发者能这样顺利地切换过去(以及让不切换的apk文件在鸿蒙OS能跑起来),华为要做无数的工作,难度非常高;想让开发者更方便使用,华为作为主导者就得付出更多努力。不能让合作开发者去啃文档使劲调试,为什么APP在新系统跑不起来、用得不顺、各种bug;或者刚觉得摸熟了一些,开发平台又升级说改玩法了。时间一长合作开发者就失去信心了,这也是WindowsPhone系统失败的最直接原因。这才是华为真正牛逼的地方,别的中国公司真没这个实力。推出一个手机操作系统不难,但是能让别人顺利移植过来性能还能提升,才是真功夫。本来华为预计2020年秋天发布鸿蒙OS,因为美国禁令不得不提前了一年。但是既然华为将鸿蒙正式发布,又列出了这么多合作伙伴,可以肯定,这些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那40多个APP已经用方舟编译器成功地在安卓系统上大幅提升了性能,而且很可能连鸿蒙OS都试过了(这个后面说明)。
以前说到鸿蒙OS,感觉就是华为一个公司去和美国一堆公司较量。现在中国这些互联网公司明确站出来了,华为不再孤单,而是组成了一个实力雄厚的开发阵营。这么多厉害的公司合作能干出多大的事,非常有想象空间。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公司在开发平台上紧密地合作,比起用某种国产系统更为重要。紧密合作就能一起发展生态,提高生存能力,减少对美国体系的依赖。中国主要的APP都会用方舟编译器了,比用AndroidStudio更高效,从工具与生态上来说就有巨大的进步。安卓其实是开源的,如果中国公司在安卓上开发得不错,又没有被美国禁用的危险,那么将安卓看成与Linux一样的开源系统继续使用,是正常的逻辑。并不是说,中国公司们就得集体转向鸿蒙才算是对抗美国成功。
二.到底有没有鸿蒙手机?为何华为手机仍然用安卓系统?
华为消费者业务负责人余承东表示,华为手机仍然用安卓系统;但是他强调,如果安卓无法使用了,只要一夜之间,现有手机就能升级成鸿蒙系统。这是什么技术背景?又为什么华为仍然优先使用安卓?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