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甄别食品真实性科技助一臂之力

2019-10-30 11:40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really 汇源通信 blood c 灰色的果实 好日子歌词 武汉十七中邱佳卉 trouble 徐小明博客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马越

“甄别真假鲍鱼、海参、橄榄油、白酒、红酒等,对技术的要求,要比检测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高许多。”10月28日,在2019年食品真实性技术与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暨食品真实性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年会上,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告诉科技日报的记者。


“受经济利益驱动,一些高附加值食品如茶叶、蜂蜜、橄榄油、葡萄酒等,时常出现假冒、伪造、以次充好等欺诈现象,在食品产地、品种、年份、有用成分等方面造假司空见惯。”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表示。


陈君石介绍,随着食品造假技术的演变,采用常规手段越来越难以检测食品造假,导致其成为全球共治的监管难题。

自2013年欧盟爆发出“马肉冒充牛肉事件”以来,欧盟将食品真实性技术研究列入“地平线2020”项目重点研究领域。2014年起,食品科学界将食品真实性单列出来,与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并驾齐驱,世界卫生组织等也正在发起和讨论食品造假国际标准问题。

在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食品造假和真实性问题。2017年,科技部正式发布《“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首次明确提出了“食品反掺假控制技术”专项研究项目,支持食品真实性技术的发展。2018年4月17日,我国正式成立食品真实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院长蔡木易介绍,早在2010年时,食品院就启动了食品真实性技术研究。食品真实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是我国在食品真实性领域唯一的经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要针对食品造假、虚假标注、以次充好等食品真实性问题,整合和调动全球一流科技资源,合作开展食品真实性前沿技术攻关与应用研究,全面提升了我国食品真实性领域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水平。

“随着食品造假技术发展,采用常规手段越来越难以检测经济利益驱动的食品造假,有必要不断开展新的食品真实性技术的检测方法和数据库系统。”孙宝国说,食品真实性技术研究已成为全球食品科学的研究热点,在全球食品大流通背景下,利用先进的食品真实性和溯源技术手段和方法标准,抵制食品造假,保障食品安全,提升我国食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刻不容缓。

此次大会上,倡议成立了“国际食品真实性技术创新联盟”。


“希望通过发挥国际合作平台优势,联合国际知名专家、科研院所、检测机构和龙头企业资源,构建真实性数据库,推动食品真实性定义最终达成国际共识,开展相关标准制修订和食品真实性国际互认,加强人才培养等工作。期望为我国食品真实性技术占据国际领先地位,为开展食品真实性监管和认证,为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陈君石表示。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