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艾瑞:探寻互联网社交企业的营销之道
趋势一:场景营销,与用户真正对话
除广告外,可向会员服务、付费内容、电商、虚拟道具开拓
整体来看,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的消退,社交产品在用户时间争夺上竞争力衰退,头部社交产品的流量垄断,使得在用户流量的争夺上更加激烈,而流量又是互联网社交产品发展和营收的根基,因此,如何发挥好营销的拉新促活能力,成为互联网社交产品企业必须深思的问题。在拉新方面,由于互联网社交产品自身的社交属性、内容属性和链接属性,相比其他产品而言更容易快速传播,然而许多产品只能一时爆红,却无法沉淀用户关系链,不仅容易被其他产品复制替代,用户的低迁移成本也限制了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和后续的商业模式变现。
用户营销策略:维护增进用户社交关系,建立用户对平台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中国互联网社交产品的盈利模式基于其产品用户规模的大小,变现模式分为流量价值变现和增值服务变现。1)流量价值变现,主要是基于互联网社交产品所聚集的庞大用户群体,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向品牌主收取相关广告费用,2)增值服务变现,主要根植于社交产品可结合的不同场景,向用户提供专属标签、行业咨询、电商优惠、职场人脉等增值服务。用户流量规模和粘性决定了社交产品收入的天花板,因此对于互联网社交产品营销来说,获得并留存用户成核心目标。
互联网社交产品发展背景
互联网社交产品不同阶段营销策略
不同目的导向下的互联网社交产品类别划分
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消退,互联网社交产品进入增长缓行阶段。根据艾瑞mUserTracker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社交产品月独立设备数同比增长率从2018年Q2的25.6%,一路下滑至2019年Q3的11.0%,意味着我国互联网社交产品从高速发展期步入增长缓行阶段。此外,2018年Q4后互联网社交产品的渗透率长期稳定在55%左右,说明目前互联网社交产品用户渗透已达现阶段天花板,在这一背景下,新流量获取难度加大,成本提高,采取正确的营销策略,帮助企业快速获得并留存用户显得格外重要。
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5G等技术的逐渐成熟,社交产品营销中用户体验不断提升,数据技术的优化也为社交产品关系链的丰富奠定基础。1)关系链的丰富:人工智能对于用户画像的分析和细化,不仅提升广告投放精确度和用户交互满意度,也为后期平台自身关系链的丰富提供数据支撑;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可追溯”、“可信任”的特性,促进数据共享和数据安全,便于平台关系链的网状传播生态的搭建和稳定;物联网为社交产品的关系链拓宽边界。2)沉浸性的加强:5G发展下VR、AR的应用,大大提高社交产品营销中用户沉浸感和互动感,玩法创意更加多样。
男女比例符合我国互联网网民分布,核心受众以年轻人为主
中国互联网社交产品营销环境
增长:互联网社交产品用户增长进入放缓阶段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