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会员制为何在IT行业卷土重来?
消费者剩余,就是指消费者效用和产品价格的差。只有存在消费者剩余的时候,消费才会发生。
付费会员制并不是一个新事物,但为什么会在近几年尤其受到IT巨头的青睐?
第一种定价策略是理论上最优的定价策略,可以完全获取消费者剩余,实现厂商利润的最大化。但是,这需要卖家充分掌握消费者的信息,不仅需要知道消费者剩余的具体价格,还需要准确知道消费者是第几次购买。在现实中不存在这种理想状况。
通过收取一定额度的会费,先行获取消费者剩余,然后通过商品折扣,吸引消费者大量购买,以尽可能多的获得消费者剩余。
欢迎大家收听音频栏目《商业世界中的经济学第一季 》。
三是,收取消费者20元的“入场费”,之后以每个2元的价格出售。
二是,以每个6元(平均边际效用)的价格出售巧克力,5个起卖。
第二种定价策略称为“全部或零”(all-or-nothing)的策略,也就是常见的搭售策略。如商店的各类组合套餐等。“全部或零”策略的优点是定价简单,能够快速获得消费者剩余。但缺点是,每个消费者剩余有较大的差别,如果定价过高,会流失很多价格敏感的用户。而定价过低,又会使商家损失消费者剩余。
我们以一个购买巧克力的案例,说明消费者剩余在实际交易中的应用。假设每个巧克力的售价为2元,第一个巧克力的边际效用为10元,则第一个巧克力的消费者剩余为8元。消费第二个巧克力的边际效用以2元逐次递减,到第5个巧克力的时候,边际效用为2元,正好等于巧克力的售价,此时消费者剩余为0元,消费者停止购买巧克力。
在这个栏目中,我们用生动易懂的经济学原理,解读商业现象,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商业本质。
步入2019年以来,IT巨头都不约而同的向付费会员制模式转型。苹果在2019年春季发布会上,推出了月服务费9.99美元的Apple News+服务。苹果公司的“死对头”微软公司,在2019年也大力推广其游戏业务的“Xbox Game Pass”订阅服务。该项服务只需支付9.99美元的月租费,就可以每月免费畅玩近百款游戏。
因此摆在IT企业面前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可以既做到降价,又可以提升利润?
这三种策略中,IT企业能够偏爱使用付费会员制的原因在于,IT企业提供的产品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小幅度更新迭代的速度大大加快,产品种类大幅丰富。如果采用传统的一次性售卖的形式,会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尽管企业获得了较高的销售收入,但损失了大量的消费者剩余。而采用付费会员制,通过收取一定额度的会费,先行获取消费者剩余,然后通过商品折扣,吸引消费者大量购买,以尽可能多的获得消费者剩余。
所以,通过合理的制订会员的会费价格,同时降低产品单价,可以刺激消费者尽可能多的消费,从而实现前文所说的,既做到降价,又可以提升利润。
一是,完全按照边际效用定价,即第一个巧克力卖10元,第二个卖8元以此类推。
如何完全赚取消费者剩余?有3种基本的定价策略。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知道,消费者总效用为30元,也就是说消费者愿意为这5块巧克力付出总计30元的价格。而目前商家只收到10元,还有20元的消费者剩余可以供商家赚取。
脚 本 |齐 卿
这是源于互联网竞争的日益激烈,互联网企业的流量成本日益提高。与流量成本攀升相对应的是,IT企业产品的消费者需求价格弹性较高,对价格较为敏感。一旦单位产品的价格提升,消费者就会减少商品的购买。
了解更多
这需要引入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这个概念。
第三种策略就是我们所说的付费会员制。商家通过会员费先行获得消费者剩余,然后以较低的单价刺激消费者多次消费,以实现更高的营业收入。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