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虚拟运营试点两年大考:42家虚拟运营商几无盈利
正如王宁远所述,“实名制”是电信运营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日后这也将成为虚拟运营商资质审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这一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影响虚拟运营商正式牌照的发放。
清理非实名用户进行时
实名制是挂在虚拟运营商头上的利剑。《每日经济新闻》5月12日曾经报道了迪信通在转型中遭遇实名制的问题。自从央视报道170号段出现大量诈骗短信电话等问题以来,有关部门要求虚拟运营商切实开展实名制自查自纠,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日前在线下走访时发现,非实名制的虚商号段电话卡售卖情况依旧存在,这次记者自己买到的正是远特通信的“非实名”电话卡。
虚拟运营商进入“裸奔期”
今天(5月17日)是世界电信日,但作为移动通信运行一份子的42家虚拟运营商一个都高兴不起来。因为这42家虚拟运营商几乎都没有赚钱,而2013年开始的2年试点已经结束,但目前没有一家拿到正式牌照。更为闹心的是,目前的用户数量已经突破2800万,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调查发现,实名制已经成为虚拟运营商很难解决的问题。包括号码资源管理、批零倒挂等问题,让不少虚拟运营商开始怀疑,这条“商业道路”是否正确。
“现在虚商都在做针对存量用户的实名制核查,即之前发展的用户现在实行实名制。”虚拟运营商研究中心秘书长邹学勇就此指出,现在虚商的处理方式有二种:第一是建议对现有的流通卡使用者去实名登记;第二,对号码已经进去但未使用或者使用频率不高的,建议注销。
不过,实名制是通信行业的老大难问题,也并非虚商出现后带来的新生事物。
蜗牛移动方面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安排了专门团队,以数据分析、客服回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存量用户进行多轮排查,要求未实名的用户进行补登记,严格推进非实名用户补登记工作;并通过微信、微博,以及全国多家主流平面媒体发布公告,进一步宣传实名制相关要求,督促部分非实名用户尽快登记。对于那些始终没有进行实名制补登记的卡号,全部进行了关停。
苏宁互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15年上半年开始,苏宁投入了大力的精力,对线上、线下开户放号的流程进行了优化,并新增了在二代证阅读器等智能设备方面的投入,实现了实名制要求的完整落地。因此,从2015年开始,苏宁互联发展的新用户都已经完全实名制了。
记者 蒋佩芳
现在,虚拟运营商2年试点期已经结束,用户也积累了2800万。但虚拟运营号段已成电信诈骗“重灾区”,虚拟运营商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但不管怎么说,实名制已经关乎虚商未来的“存亡”。根据工信部4月29日下发的《关于加强规范管理促进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移动转售企业、基础电信企业,行业管理部门等相关主体均提出明确要求,督促各转售企业立即开展自查自纠,自发文之日起,1个月内,对前期未实名登记、虚假登记的电话号码完成用户身份信息补登记等工作,并将自查自纠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工信部还将对自查自纠结果开展抽查,对抽查发现仍然存在问题的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这首《梦醒时分》中的歌词大概最能形容此时虚拟运营商们的心态。从2年多前对试点牌照的狂热追求到现在开始对商业模式感到怀疑,42家虚拟运营商在这个世界电信日没有盼来正式的运营牌照,实名制的“大限”倒越来越近。
在上海一家东方书报亭,记者只是询问是否有不用身份证登记就能激活使用的电话卡,老板立刻向记者推荐远特通信的卡(171号段),并表示该电话卡非常实惠好用,全国免漫游免接听,打电话只需 0.15元/分钟等。老板向记者保证,由于没有实名制的约束,使用后觉得好用可继续充值使用,若不打算使用,也可直接弃卡。
针对实名制工作落实问题,记者试图联系远特通信市场部李小姐,但其办公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记者则向该公司总机工作人员表明身份并将联系方式通过总机工作人员留给李小姐,直至截稿时间,这位李小姐也并未给记者回电。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