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文博现场的IT达人

2016-10-03 09:09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醉心异世界 兖矿网 邝文珣三级 邰展简历 郄英才 谁的秘书 芊泽花txt新浪 茴香小酒馆 莪渄迪汋

在文博会供电保障队伍里,有一群IT技术达人,他们年轻充满活力,不善言辞,默默无闻地做着供电保障的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工作。笔者跟随他们的脚步,共同度过了供电保障的一天。

9月20日,晴,最高气温33度,最低气温13度。

今天是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的日子,保电任务不能出现丝毫的差错,按照信息通信保障组的安排,我们主要现场保障一座750千伏和一座330千伏两个变站通信机房设备和视频会议系统。

早上6点,大家准时起床,匆匆吃过早餐,赶紧带上必要的设备驱车前往保电现场。一路上,迎着初升的朝阳,满怀生活的希望,肩负保电的使命,每一张或青涩、或成熟的脸庞显得格外的严肃。

在车上,保障组组长程效伟郑重嘱咐:现在已经进入到特级保障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对两个变电站华为设备、阿尔卡特设备、进场光缆及视频会议系统等进行全面的巡视和检查,对检查内容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将巡视结果同时汇报省信息通信调度及通信网络、信息系统保障责任领导。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的历史古老而久远。历史上曾是中西交通的枢纽要道,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对外交往上的国际都会,在中华历史的长卷上占有光辉的篇章。作为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的举办地,作为西部大漠深处的一颗明珠,敦煌今天注定要以明艳的阳光、浩瀚的沙海、悠远的驼铃、飘逸的飞天连接历史,穿越时空,感动今天。

同时,保电人也深知责任愈发沉重,使命更加光荣。

经过近40分钟的车程,保障组顺利到达保障地点。下车之后,各自穿戴好工作服,佩戴上安全帽,赶紧办好进站登记,与昨晚值守人员做好交班记录,然后开始了巡视工作。保障组有一名员工叫李文辉,二十多岁的小伙,进单位不到几年,已经是业务骨干了,能把各种通信设备的承载业务、系统连接、功能操作倒背如流。他说:“我们每天早上6点多起来进现场工作,一直到晚上11点才能交班,特保时段每2个小时就巡视一次。”

“报告信息通信调度,各设备系统一切运行正常,我们将继续加强巡视,报告完毕。!”汇报结束后,程效伟放好巡视记录本,出了机房,深深的呼了一口气,心里稍稍轻松了一些。

时间流转,已到中午午饭时间。保障组每人领上一份盒饭,蹲在墙角就吃了起来。边吃饭,边聊着文博会,讨论着开幕式,讨论着《丝路花雨》,虽然大家都没有在现场亲眼欣赏过,但大家的脸上浮现的是开心的笑容,自豪的表情,传出来的是爽朗的笑声。胡波与另一名保障人员告诉笔者:“我主要是做信息保障的,虽然我不熟悉通信的业务和环境。但是只要在工地现场,起码我可以尽量多学些多干些”。他说,我看得见,每个人都很忙很累,但是每个人的责任、担当都很强。后来发现,他其实已经感冒2天了。

作为文博会保电信通人,他们面对的是冰冷的机器和茫茫的戈壁,也没有机会去看演出,没有周末与家人团聚,吃不上可口舒心的饭菜,甚至来不及买感冒药还一直带病坚持工作,他们的那份责任心让人感动。

记得魏巍在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曾经写到:“在朝鲜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今天的敦煌,也有那么一群人、那么一个集体,为了“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供电保障,在广袤的戈壁中,在暴晒的骄阳下,默默地工作着、顽强地努力着。

鸣沙山、月牙泉和敦煌的仲夏夜,一同见证了他们拼搏的身影,保电的信通人,用勤劳和汗水为文博会书写了绚烂的一笔!(辛慧)

来源:国网公司信通公司

(责编:焦隆、周婉婷)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