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关注互联网时代的社科期刊:既要“坚守” 还要“创新”

2016-11-02 11:47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疑惑的近义词 男扮女装去猎艳 难得糊涂妃 匿踪库卡隆 宁乡版古惑仔 牛玲 健康用品网huatuo.in 弄花天子txt 努卡卡盟 女处长的厕奴 女儿国之一女九夫

  当下,互联网技术以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功能作用,逐步嵌入传统媒体的生态空间,使得传统媒体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电子读物以全新的表现形式、全新的传播方式猛烈冲击着传统纸质媒体。而社会科学期刊由于受到纸质文本、发稿周期、版面等限制,其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这种形势,新旧媒体的融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那么,在这种趋势下,传统社会科学期刊要如何应对?笔者以为,既要“坚守”,还要“创新”。

  互联网时代社科期刊的坚守

  坚守什么?首先,坚守自身优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期刊是一部历史,而且是一部不短的历史。综合类社会科学期刊不受专业学科领域的局限,可以为读者展现更广阔和前瞻的理论视野。其综合性和交叉性特点顺应了当代社会科学发展所提倡的淡化学科边界、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的趋势,强调问题意识和导向,为综合类社会科学期刊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网络时代,社会科学期刊要克服外在压力,坚守和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专业性期刊不能模仿和不可复制的资源,针对各种学术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其次,坚守政治方向和职业操守。无论传播技术多先进,传播速度多快,传播平台多大,社会科学期刊的政治方向要坚定,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中国当下的现实问题。作为社科期刊人,阵地不能丢,要自觉抵制来自于网络上的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正确辨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为刊发的文章把好关,做到守土有责。

  再次,坚守自己的学术品牌。每一本社会科学期刊都经过了几代期刊人的精心打磨,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和品牌,才得以在期刊界占有一席之地。而这个品牌和风格的背后是文章质量的支撑,是内容的力量。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还是要坚持质量为王的原则。《江海学刊》总编辑韩璞庚认为,“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内容为本永远是我们最根本的坚持。”在他看来,好的稿件源自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推动学术思想前进的动力。坚持研究当下的热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用科学的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解决问题才是学术人的责任,学术期刊的任务就是要将这些有思想、有内容、有见解的文章发表出来,坚持内容为王,不为利益所动。

  互联网时代社科期刊的创新

  虽然我们要坚守社科期刊的阵地,但不代表我们拒斥新技术、新媒体。毕竟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优势让我们不得不正视其对传统媒体的挑战,大数据的应用让我们不得不看清新旧媒体的差距,因此,我们的编辑人员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各种便利,通过研究创新来实现传统纸本学术期刊和大数据的融合,从而实现双方相互吸引、相互喜欢。那么,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大胆创新办刊思路、办刊方法,以期更好地引领学术研究,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服务。

  首先,创新思维,要具备大格局观。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已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因此,谋划社科期刊的未来,要有互联网思维,要有大局观,注重顶层设计。目前,社科期刊还仍以社会效益为主,所以,互联网对其经济效益的冲击并不明显。但是今天不冲击不代表明天不冲击,因为新媒体传递的迅速、阅读的便捷和载体的多样都让传统媒体望尘莫及,而且新一代学术人是伴着互联网的进步而成长的,他们收集文献、学习研究问题的习惯也倒逼传统媒体的技术创新。同时,社会科学期刊的评价体系也依赖海量的数据收集,这也需要电子期刊的下载阅读以及痕迹的留存。鉴于此,社会科学期刊要有新思维,早谋划,制定长期规划,做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预案,在“狼来了”的时候主动应战,避免重蹈那些传统媒体在市场上崩溃的覆辙。

  其次,创新产品,要形成产品战略。创新产品,第一,要尊重互联网时代学术传播规律。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主要有四大特征:一是互动性。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先进者可以对网络技术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动,这使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二是快捷性。新媒体实现了信息更加快速传播,为传统媒体打通了渠道。三是大众性。新媒体由于形式多样,使参与者都可以通过各自的平台进行交流,这使得平台中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主体。四是多元性。新媒体不断的涌现,内容涵盖面广,其表达形式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但是,社科期刊的受众主体专业相对集中,忠实度高,因此,互联网时代学术传播既要尊重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一般规律,又要考虑自身的传播特点,创新学术期刊的产品。目前,具有独立信息源的学术新媒体并没有诞生,创新产品主要是开发产品的多种传播平台;因为要实现新旧融合,实现互动、快捷的传播效果,还需要创新学术文章的传播内容,体现精、新、短的特点,对此有进一步的兴趣再延伸到传统纸媒上。第二,要尊重互联网时代人的需求,即读者的需要。世界著名出版企业朗文公司的“编辑须知”中有这么一条:A good editor always the reader in mind(好编辑永远把读者放在心里)。这句名言向我们展示了其成功的秘诀:用心关注读者。读者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者,是作者和编辑劳动成果的采撷者,读者的反映和选择是衡量期刊价值和水平的标志之一。读者的需要是我们创新产品的依据。读者需要的是学术的信息,刊物就是交流学术信息的平台,只有你的期刊刊载了大量有用的信息,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满足得越多,读者群越大,发行量就越大,就越有益于学术成果的交流,这意味着期刊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好。这种需要,既是内容上的丰富、观点上的独到新颖,也包括设计的精美,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还需要传播平台的多样,传播方式的多元。读者需求的多元,要求我们要有产品战略,克服传统媒体产品的单一化。

  再次,培养人才,实施人才战略。互联网时代最缺的是人才,社科期刊的发展也仰赖人才,这个人才队伍包括编辑和网络技术人员。编辑是期刊发展的第一资本,通过他们的纽带作用将读者和作者联系起来,因此,既有专业知识,又懂新媒体技术的编辑才能适应未来期刊发展的需要。但目前的编辑大部分不具有新媒体所需要的技术,这需要期刊要有长远规划,制定人才发展战略,培养复合型的编辑。要加强培训,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为学术期刊的长远发展储备人力资源。

  总之,坚守是为了夯实社科期刊原有的基础,创新是为了社科期刊的发展壮大,两者统一于新旧媒体融合中,融合得好,才能进一步扩大社科期刊的影响力。因此,作为传统社科期刊人,我们要加强学习,尽快转变观念,为学术期刊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于延晓:《长白学刊》编辑部)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