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湿版工艺,重回古典年代
玩湿版,光的因素非常重要,小郑在做湿版工艺前测试光线。暗房,也就是冲洗底片的工作室。在数码相机普及之前,暗房作为从胶片到相片的重要环节,曾被摄影爱好者高度重视。时至今日,各大相机公司纷纷将胶片相机停产,但暗房仍是郑枞棪心中的圣地。
郑枞棪说,之前他一直在摄影论坛上听摄友谈论过湿版工艺,在那些摄友眼中,湿版工艺是一项很难的手工技艺。有难度才有魅力,这是郑枞棪玩湿版工艺的初衷。
和我市其他玩暗房冲洗一般的胶卷底片不同,郑枞棪在暗房里玩的最多是一种名为“湿版火棉胶摄影法”的传统技艺。“摄影术的发明还不到两百年,而这项摄影的手工技艺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在它之前是‘银版法’和‘卡罗式’。湿版工艺出现几十年后,才有了‘干板法’也就是现代胶片的前身,所以称它为‘古典工艺’一点也不过分。”郑枞棪说,他从小喜欢摄影,喜欢暗房,但是真正接触湿版工艺是半年前开始的。
小郑从小喜欢摄影,喜欢收藏老相机。清洗玻璃、烘干、涂火棉胶、银浴、拍摄、显彰、停显、定影、水洗、烘干,郑枞棪完成整个步骤需要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
由于湿版工艺需要大量化学物质,郑枞棪在暗房中操作需戴着口罩和手套。“如果不带这些行头,万一沾上硝酸等物质,我的皮肤就会被变颜色,洗也洗不掉。”
暗房是小郑的最爱,在这里他远离尘嚣,享受安静。为了让常州晚报记者对湿版火棉胶工艺曝光有直观的概念,郑枞棪还拿出一台几十年前的wista老相机进行拍摄示范。湿版工艺感光度极低,拍摄的时候一个表情都要维持几秒钟甚至十几秒钟……
每冲完一件作品次,小郑都会仔细地寻找冲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玩湿版工艺前,郑枞棪在摄影专业论坛查阅大量资料,掌握了该项技艺的基本原理。
尽管如此,郑枞棪仍乐此不疲。他说,每次完成一次湿版工艺,都觉得非常畅快。“有时候,湿版工艺照片的表现力比数码的要好很多。而且,现在大家节奏很快,但在完成湿版工艺时,我感觉内心特别安静,时间也静止了。”吕洪涛文 夏晨希摄
中国江苏网11月10日讯 “在数码摄影已经占绝对统治的今天,像我一样还躲在暗房里玩湿版工艺的,绝对属于异类。”27岁的郑枞棪是我市少数拥有暗房的摄友中的一个,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在暗房里冲洗各种各样的底片,把它们变成相片。
“这项技艺,需要通过一系列化学药剂的配比,才能将一块普通的玻璃变成具有感光能力的底片。”在丽宝第小区被他改造成暗房的居民楼里,郑枞棪边示范,边讲解。“拍摄前,涂好火棉胶并完成硝酸银浴后,我必须在玻璃干之前迅速完成取经拍摄,否则玻璃将失去感光能力,可供操作的时间非常短,因此它被称为湿版。”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