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长沙高新区麓谷街道锦和园小区变身记
最近,在社区帮助下,叶剑锋和儿子住进了敬老院。“在敬老院,儿子有专人照顾,我的生活也没有后顾之忧,精神包袱一下子就放下来了。”据悉,社区干部进驻小区后,入户摸底,帮助低保户办理手续96户,帮助护送3个精神病人入医、治疗,帮助2户残疾人联系进敬老院。
但自从锦绣社区干部入驻锦和园小区之后,叶剑锋发现自己和儿子没有被遗忘。
从2010年到2016年,何光共为小区拍摄了11本相册。记者注意到,最开始的几本相册里,小区垃圾成堆,道路坑坑洼洼,但渐渐地,相册里的“景色”变了:整洁的小区道路,绿地广场上晒太阳的邻居,游乐场嬉笑玩耍的儿童,还有小区树上盛开的花朵。
廉租房住户王冬斌,居住的房子虽然不大,但打扫得干干净净。她住在15栋新建的液压垃圾站旁边,过去,附近乱倒的垃圾散发出的恶臭让她叫苦不迭,如今,她成了新修的这个现代化智能液压垃圾站的“守护者”。她还用硬纸片做了“名片”在小区里向人散发,“上面有我的名字和电话,邻居们有事情需要帮忙,我会第一时间上门。”
在何光的相册中,记者难忘他拍下的一张长沙晚报的版面照片,上面有一行醒目的大字:“让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
68岁的兰爱玲是经适房的住户,她和73岁的老伴都是腿脚不便的残疾人,2012年因黄兴北路拆迁而搬入锦和园小区。 “现在办事方便了,锻炼身体有地方了,遇到困难有地方找了。”兰爱玲说,“现在我有事就会找勇伢子灿妹子。”她嘴里的勇伢子是指麓谷街道党委委员肖勇和锦绣社区书记吴灿辉。自从社区干部把自己的电话输到老人的手机里,老人们格外高兴,遇到电梯坏了、小区停水这样的事情,无论多晚,勇伢子灿妹子他们总是说“马上就办。”
经过提质改造后的锦和园小区旧貌换新颜,小区品质和管理服务水平都大大提升。长沙晚报记者 石祯专 摄
在何光的相册里,有一张老人推着轮椅上的儿子出门晒太阳的照片。这天听说长沙晚报记者来采访,照片里的老人叶剑锋特意赶来:“我一定要说说这几个月我的感受。”
何光今年55岁,2010年因溁湾镇棚户区改造,他带着相依为命的老母亲搬迁至此。锦和园小区属于长沙市安置小区,2009年交房使用,汇集了像何光这样的从开福、雨花、天心等地拆迁而来的安置居民。小区里,低保户、困难户及廉租户占相当大的比例。
长沙晚报记者 谭琳静 通讯员 彭燕飞
在何光的相册里,2016年6月3日是小区一个明显的分界点。此前,锦和园是一个垃圾满地、污水横流、道路坑洼,无人肯管,群众怨声载道的尴尬“孤地”;如今,却变成了一个干群共治、善治的温馨“福地”。
“以前我们父子俩住在7楼,廉租房没有电梯,我推他又推不动,非常痛苦。”叶剑锋说,最孤独无助的时候,他甚至想过自杀。
一个变得干净整洁、管理有序的小区,它会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呢?12月12日,记者走访了两户居民。
人心重暖,干群都获幸福
从搬迁到这里起,何光就用相机记录自己的家园的变化。这个由2015户居民组成的小区,成为何光生活的主要圈子,也是他的主要拍摄对象。
我爱我家,社区多元共治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