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可以把计算机穿在身上吗?丨十万个为什么

2016-12-15 12:24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sqte-021 娄艺潇和陈好 卢晓鸿 鹿港制造 鹿山大院 吕程的修真秘籍 吕侃近况 乱云飞渡 艳姨 萝莉公爵的异界之旅


与听觉相关的便携式输出设备已十分成熟——每个人都用过耳机或者耳塞。与视觉相关的输出设备也有了不错的进展:早在2005年,就已经有一些厂商开始尝试把眼镜和显示器结合起来。日本的一家公司开发的产品能用激光将图像直接投射到使用者的视网膜上——不必担心,激光的强度很低,不会对视力产生影响。它利用人的视觉暂留原理,让激光快速地按指定顺序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循环扫描,撞击视网膜的一小块区域使其产生光感,从而使人们感觉到图像的存在。目前这种技术还不能提供非常精细的图像,不过,性能的提升只是时间问题而已。2013年面世的智能眼镜也是采用了类似的原理,让人们可以直接在眼镜上接收信息,同时不用担心看不见面前的景物。

按照现代计算机理论奠基人之一冯·诺依曼的观点,计算机可以分成处理单元、输入单元、输出单元和存储单元等几个部分;但从使用角度出发,人们可能会更倾向于另一种分类:主机、输出设备和输入设备。当这些部分都变得够小够方便的时候,我们就有可能把计算机穿在身上。

2016-12-11    真相:牛奶+茶=肾结石?瞎扯!|头条

导语:

今天在用计算机看这篇文章的朋友们,请善待你的鼠标,因为今天是鼠标的生日。58年前的今天, 美国斯坦福研究院的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博士在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会议上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只鼠标,并提出了“图形用户界面”(GUI)的概念。58年过去了,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远超当时人们的想象。

2016-12-12    科学有料:海葵,广结良缘的“肉食者”丨一分钟科普

也许不久之后,上述这些技术都会成熟到可以商业化的程度。到那时,我们把计算机穿在身上的梦想就能实现啦。

2016-12-13    儿童地垫有问题?都是“甲酰胺”惹的祸!|头条


编辑:鲁凡英

2016-12-14    为什么阿波罗计划不是骗局?丨十万个为什么

可以把计算机穿在身上吗?丨十万个为什么

2016-12-09 科普中国 科普中国

图片来源网络




看云预知天气?这些小技能可以帮到你!丨头条    阅读/点赞 : 3754/84

2016-12-12    有比水还轻的金属吗?丨十万个为什么

天眼问天,揭秘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头条    阅读/点赞 : 3053/79

对了,还有电池问题。计算机总是要用电的,而电池充电总是有些麻烦。人体发电技术能解决这种麻烦,让可穿戴计算机永远电力满满。早在2007年,英国的一些研究者开发出了方糖大小的振动发电设备,并且希望它能有更多的用途,例如通过人体内天然的振动源——心脏来为小型设备供电。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在体内植入一个小发电机。在这方面,一次性打火机也许可以帮上忙。打火机中都有一小片压电陶瓷,当它的形状变化时就会产生电能。新加坡国立大学已经开发出了压电鞋,每走一步都能发电。后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改进了这种设计,把压电材料做成了细丝,再封装进柔软的硅橡胶中,制造出了具有良好柔韧性和惊人发电效率的发电鞋垫。中国科学家则开创了一个新领域,将压电材料的尺寸缩小到只有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程度。使用这种技术,科学家已经制造出了能发电的外套,这种外套将会随着我们每一个细微动作的发生而产生电能。


科普中国 热门文章:

2016-12-12    科普中国微平台移动互联科学传播榜|2016年第四季度榜

科普中国 最新文章:

2016-12-13    科学有料:总抱怨也是“病”,得治!|一分钟科普

可以戴在眼睛上的显示系统,只是可穿戴计算机的一部分,人们可能会更关注和计算机对话的方式,毕竟键盘和鼠标都不大适合边走边用。在这方面,研究人员已经研发出了一种工具,只需碰碰指头,就能向电子设备发出指令。这种工具的名字是Skinput,这个单词是“皮肤”和“输入”两个词的结合。它由一条臂带、一个微型投影仪和一部运算装置构成,其中投影仪并非必备。臂带内侧有两列形状像微型听诊器的传感器阵列,每个阵列的五个压电式传感器将会收集不同频率的震动,并由运算装置将敲击手臂产生的震动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信号。当人敲击手臂时,经由皮肤表面直接传导的横波将会先行到达传感器,而通过骨骼传导的震动则在由内而外传递到皮肤时,形成到达时间稍晚的纵波。通过震动的强度和时间差可以计算出产生震动的源头的位置——这和我们进行地震测量时的方法十分类似。这种技术允许人们用一种在掌心敲敲打打的方式,来告诉计算机该做什么,我们的掌心就好像是键盘一样。不过现在它的精确度不算很高,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才行。

那么在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还有哪些脑洞大开的可能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畅想一下未来计算机的样子吧。

真相:牛奶致癌?危言耸听罢了!|头条    阅读/点赞 : 7766/75

(作者:猛犸,科学松鼠会成员,本文来源于《十万个为什么·电子与信息》)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