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北京新闻中心
杨武德:以科技创新促现代农业发展 2015-01-31 11:02:05 作者:梁小燕 编辑:王佳宏 责任编辑:马东良
谈到农业科研后备人才现状,杨武德代表忧心忡忡:“农林院校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0%左右,其中有30%属于家庭困难生源,培养一名大学生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讲已经很困难。继续研究生教育,1万元左右的学费就可能破碎他们的求学梦,阻碍他们继续深造,这是让人很痛心的,这也直接影响到农业科研人员的质量和数量。”为此,他建议,各级政府应出台学费减免等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选择学农,为更多的优秀学生攻读农林类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环境。
1月30日下午,记者对话参加山西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杨武德代表,倾听了他对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见解和建议。
今年省政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驱动战略,杨武德代表认为,科技创新驱动是关键,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源动力。他建议,应围绕山西农业主导和特色产业,制订科技创新驱动行动计划;针对农业科技的公益性特点,把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设立在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发挥其人才、团队和已有平台优势;全面启动山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体系的农业科技研发、示范和推广一体化功能。
作为农业科技界的人大代表,杨武德十分关心农业教育和科技创新问题。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基础在农业教育。说到农业教育,身为山西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的杨武德代表感慨颇多,农林专业研究生在农林人才培养体系中是最高学历层次,是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一般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毕业后大多都会从事农林教育、科研、开发和推广工作,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管理和技术人才仍然十分缺乏,平均每万名农民中仅有1名大学生,而美国为200多名;我国每万名农业人口中仅有6名农业科技人员,不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6。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人才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尤其缺乏。因此,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涉农产业人才,研发出更多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农业院校的重大责任。
当前位置: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