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电子信息制造新城正在崛起
点击图像浏览高清图
记者朱科通讯员孙京瑞
电子信息制造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业领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先行者和主导力量,是信息化产品与服务的重要采购者和应用者,对于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襄阳市着力打造电子信息制造新城,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迅速发展。去年,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产值33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8%,占全省同行业的10%,在全省各地、市(州)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武汉。目前,全市拥有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企业80家,主要产品涉及汽车电子、蓄电池、机电控制与电能优化设备、电子原材料及元器件、led、太阳能利用、消费电子等门类。
据市经信委副主任徐科华介绍,2007至2013年,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速38.5%,远高于同期总体经济增长速度和工业增长速度,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逐步上升,并呈加速提升态势。2007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为5.4%,2012年为6.9%,2013年则进一步提高到7.8%。
与其他支柱产业相比,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科技研发机构数量较多,基础较好。同时,在沿海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浪潮中,我市主动承接转移,成功引进了一大批电子制造企业。特别是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产品主要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液晶电视、数码摄像机、dvd、上网卡等,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零组件配套环境。
根据《襄阳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三年行动计划》,到2016年,襄阳将形成以高端化、集群化、特色化为特征的“3+2+6”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即打造三百亿级消费电子电器、一百亿级汽车电子、一百亿级新型显示器件三大百亿产业集群;强化形成2个百亿级特色产业园区;积极培育包含1家百亿级企业在内的6家五十亿级优质企业。届时,电子信息产业实现生产总值900亿元,占我市工业总产值的10%以上。
另外,到2016年,襄阳规模以上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80%,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5家以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家以上,产学研合作明显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企业专利申请数量保持年均30%的增长速度。省级名牌产品数量由目前的9个增加到20个,国家级名牌产品数量由目前的1个增加到3个。
(相关报道见第2版)
[责任编辑:yfs001]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