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新生被曝交3400元买平板电脑 校长称是自愿行为
山东广播电视台9月29日讯据山东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帮》报道,最近,不少德州齐河的学生家长向记者反映,学校给家长们开会了,不过,这次的家长会有点儿让人为难。因为这个会主要是围绕一个字来的,什么字呢?钱。家长们就纳闷了,规定的钱已经交完了,这又是交的什么钱呢?
家长会上发汇款账号,究竟学校的行为是否违规,又是否存在变相强制的情况,教育厅工作人员说,这应该由当地教育局裁定。
家长反映,交钱的通知都是口头传达,并没有任何文字类的通知。而且,这次的交钱形式也很特殊,既不交给班主任老师,也不交给学校财务部门,颇有神秘色彩。
电脑进课堂 是自愿还是强制?
初一新生买电脑 主管部门知情吗?
家长质疑,学生上课要用,这样一来,他们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学校的做法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呢?记者向教育局工作人员进行了核实,但对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这位副校长说,推进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这是教学改革的一件大事,外地的很多学校都是用平板教学,而且,实际应用起来也没有什么不好,家长们不必担心,相反,推进教育信息一体化工作,用平板电脑教学,采用“互联网+”的模式,这是教育工作前进的趋势。
记者了解到,齐河县有五、六所初级中学,但记者一一走访发现,只有齐河三中初一的学生家长需要交钱。然而,初中一年级尚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范畴,按照我国《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学校的做法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呢?带着疑问,记者和学生家长来到了齐河县教育体育局。齐河县教育体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此事,并不知情。
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离开基教科,学生家长们又来到了纪检信访科。对此,教育局纪检信访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是第一次接到家长投诉,可以协调学校出面解释。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记者和几位学生家长找到了齐河三中专门负责此事的一位副校长。副校长表示,“这是教育信息化。”
副校长承认向家长们开会宣传过此事,也向家长们提供了汇款的账号信息,但交钱完全是自愿的行为。
同一台设备,中间的差价却有五六倍。这是怎么回事呢?记者找到了学校。
对于家长们遇到的问题,记者向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进行了咨询。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工作人员:“教育信息化不是这个搞法。”
学校方面解释说,这是学校是从北京一家科技公司购买的,平板电脑里面配套安装了一套学习软件,贵就贵在软件上。
教育部:学校做法不合适
学校的意思,这是教学改革,是教育信息一体化的工作,究竟教育主管部门有没有这样的工作,学校的做法又是否符合规定,记者接着进行了调查。
记者从齐河三中副校长口中得知,给他们提供软件的,是北京的一家软件公司。记者发现,这家公司专门做学习软件,平板电脑只是其中的一项业务。通过网站预留的电话,记者和这家公司销售人员取得了联系。记者了解到,齐河三中初中一年级共有12个班,每个班级的平均人数在50人以上,如果按照每人3400元的收费标准,累计收费超过200万。
对于齐河三中的做法,教育部基教二司的工作人员给出了这样的答复。“这是不行的,不能指定,指定教科书都是违规的。”
三千多买的平,这台设备的官方售价仅为599元。(视频截图)
秦女士说,入学前,她已经按照规定,交纳了相关费用,这次又交的什么钱呢?同样的疑惑,也困扰着其他几位家长,大家决定,找学校问个明白。
副校长口中的教育信息化究竟属不属实,而学校牵线、家长买单的做法又是否合规呢?记者向省教育厅进行了咨询。省教育厅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要改革的话,需要学校自己买,教育厅没有这样的要求。
学校提供了两个分属不同银行的银行卡卡号,户名都是一名叫做孙某的人,学校通知大家在三天之内交3400元钱。(视频截图)
按照《义务教育法》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制定的相应法规,学校不能强制或变相强制家长购买商品或交纳费用。但家长们提出,齐河三中的做法,他们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这位副校长解释说,学校经过充分考察,才确定了购买平板电脑进课堂的方案,这是教学上的创新,对学生也是非常有利的。
平板电脑差价大 学习软件贵?
新生入学 家长领到汇款账号?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