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1000亿?互联网保险头牌众安和意时网原来是这样估值的

2017-10-13 15:26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一站到底20121109 益阳话版特警新人类 异界躲美录 异界逆天狂神 异界之春光乍泄 异世淘宝女王txt新浪 异世之恶魔降临女主 异世之皇 殷一璀被免职内幕 音速希希3.2.1

文 | “超级投脑”互联网大数据投行

众安保险自创立起就是资本市场的宠儿,也是资本估值分歧最大的公司,很多吃瓜群众、行业专家及各界投资人士都很好奇,众安的估值究竟应该如何计算呢?一个只做20-30亿保费的公司真的价值几百亿甚至上千亿吗?

“超级投脑”互联网大数据投行,通过大量文案研究,结合JP摩根、UBS等顶级投行的分析及估值材料,结合自己的估值运算,全面解析众安等互联网保险科技企业的估值模型。完整版估值报告可通过关注超级投脑公众号索取。

给出如下公式:

“保险科技”企业价值 = (互联网基因 + 品牌效应、市场背书及关注溢价等非业务因素 + 金融科技定位)× 保险业绩

您是否认同?

巨鳄呼之欲出

2017年6月30日晚间,港交所披露了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众安保险”)提交的上市申请材料。其中J.P Morgan、瑞信、UBS、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新一代保险巨鳄即将加冕走上巅峰。

早在2015年5月,成立仅17个月的众安保险便完成了规模为57.75亿元的首轮融资,这也是当年全球保险科技领域规模最大的一笔融资,众安的高估值也让不少业内人士表示难以理解。而作为最早递交上市申请的一家保险类金融科技巨头,众安保险上市估值也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以J.P Morgan和UBS为代表的很多主流投行和投资大佬也纷纷表示众安估值将水涨船高超过1000亿。


这颗普通人有些陌生,在保险界却被视为惊雷的深水炸弹,究竟蕴含了多大的能量?它能获得全球投行巨头的保驾护航,集体看高,究竟背后隐藏了多少的商业秘密?

众安的企业定位和估值体系,长久以来众说纷纭,似乎从无定论。那么,在众安上市之际,我们就尝试着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试着梳理梳理众安估值背后的逻辑,试着总结出一个简单明了的估值模型,试着用这一套模型来评估这些新兴保险公司。

如何定位众安?

我们都在说“保险科技”,可是何为保险科技?有科技成分的保险公司?这个所谓的“保险科技”领域,目前也尚无上市的先例。

然而,以美国为首的全球范围内,将科技融入保险行业,却又是实实在在的趋势。从一级市场的数据看,近一年多,全球保险科技领域相关融资的热度正在升温。2016年保险科技初创公司通过173笔交易获得16.9 亿美元的融资,交易数量同比上升了42%。

众安显然是这个正在崛起的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可是保险科技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定位?它的价值又该如何衡量?

当我们以众安为例,做一次概念的拆解,也许这个问题的答案会变得清晰。

—— 保险公司定位

当然,众安始终是一家保险公司,那我们先从保险公司的定位入手,来评估众安的价值。

参考中华保险研究所近期发布的《中国保险公司市场价值排行榜》,其中披露了对中国145家保险公司(包括全部保险集团公司、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的定价。众安保险的市场价值为31.74亿元,排名第110位。

中华保险研究所基于长年的保险公司定价经验,利用爬虫技术获取了中国每一家保险公司的公开及合法可得信息,并发展了保险公司动态非线性一般均衡定价模型(Insurance Company Pricing Model)。定价原理是计算机模拟市场套利过程,逐个因素套利,最后达到市场均衡,市场均衡价格体系即确定了各保险公司的市场价值。

我们认为,这一估值模型在保险行业内还是具有市场价值的。举个例子,华泰保险之前在北京产权交易所转让股权为0.087%,转让金额为2100万元,以此推测,华泰的整体估值约为241亿,这与排行榜给出的276亿估值相仿。

那为何众安的估值排名如此之低?

简单来说,传统保险行业的估值方式非常依赖于保费规模及保单价值。

众安累计的用户数在去年年末已经接近5亿,而客单价虽然增长态势良好,但依旧非常低。每位客户的年保费由2014年人民币3.9元增长至2015年的人民币7.2元,又进一步增长至2016年的人民币9.3元。

但与诸如华泰这类以财险、寿险为主营业务的传统巨头动辄上万元的客单价相比,总营收毫无优势。众安2016年的保费总收入是34.08亿,而华泰这样的传统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基本都是百亿级别的。

可这就能否定众安作为保险公司的实力吗?显然不能。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按照保险业常规,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包括投资收入加上承保利润,通常5至7年是正常的盈利周期。众安却从第一年便实现了盈利。

因此,除了传统保险,众安一定还蕴藏着其他强大的基因。

—— 互联网定位

另外一家专注于创新企业研究的互联网投研平台《爱分析》,在今年6月推出的“爱分析中国互联网保险企业估值榜”第二版中,也提到了众安,以298亿的估值排名第一。

这套模型结合近期实地调研及国内外标杆公司来进行系统分析,参数包括保费、投资及佣金收入、赔付率、运营成本、获客成本形成五维模型。这显然是互联网思路的估值逻辑。

而以这个五维模型来考虑,众安的互联网元素则是深入到骨髓里的。

众安保险业务的原则一直是“小额”、“高频“、“大量”,几乎就是互联网思维的定义。从电商生态开始切入,以“退货险”起家,做碎片化、场景化的保险,再扩展到航旅、3C等,众安从基于互联网场景的创新产品延展到传统险种,从做产品再到做连接。从始至终的互联网定位必然决定了众安没有高客单价的产品来刺激营收,但是辅营收入、赔付率、管理成本及获客成本都大幅领先于传统的保险公司。

保险业务员一对一的长期销售,必然被一条面向千万用户的有趣推送所取代。传统保险业一直无法摆脱的大团队管理成本也被互联网降低趋向于零。5亿用户背后的可挖掘价值也远高于传统保险一次性的客户价值。这也是为什么行业内有把互联网保单价值按10倍甚至20倍折算成标准保费的估值方法。

可“互联网+保险”的众安,还不止这些预期?


—— 金融科技定位

抛开互联网和保险这两个“显性”基因,不为人知的是,技术也许才是众安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招股书材料的披露,众安已开发出一个专有可扩展的技术平台。在云平台上运作核心保险系统,并进一步开发开放平台,以便与越来越多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连接;同时在保险价值链的营销、承保、定价以至索赔处理等各个环节应用前沿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及大数据分析。

这也是背后那个触角越伸越远的全资附属公司“众安科技”成立的契机。相比于保险业务,技术解决方案输出似乎有着更大的潜力成为利润奶牛。

截至2016年底,众安保险有逾900名雇员拥有技术背景,并有逾400名雇员拥有财务背景,合共占全部雇员约87%。而大部分管理层雇员在股东方阿里巴巴、腾讯和平安保险拥有工作经验。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