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我们必须拥抱互联网的不确定性”
网友评论
长江商报:后来为什么又没有做内容运营了?
责编:ZB
李凯:内容变现一直以来就是一个难题,我们过去做内容的时候,会发现不能够转化成收入。
“我们必须拥抱互联网的不确定性”
李凯:我是2007年毕业,当年7月去的长江商报,做体育那块的新闻,在商报这边呆了两年半。这段时间总体来说算是基础训练吧,训练了文字、策划这些基础能力。
我其实每次转型都比较坚决。我基本上不做3年以上的人生规划,做了没用。这不仅仅只是对技术发展方向的一种判断,其实你慢慢会形成自己的人生观的,你人生观就形成一种不确定性。
□本报见习记者 柳莺
李凯,2007年7月进入长江商报,担任体育娱乐版面编辑,2009年进入新浪微博,主导了传统编辑模式向产品化和数据化的转型,成功再造了微博内容运营工作流程。后转型做移动客户端的产品运营,先后在“口袋购物”、“大街网”、“常客网络”担任产品运营的相关负责人,现任小米生态链企业iHealth市场总监。
长江商报:你是一毕业就进入媒体了吗?
跟随技术变革的脚步,李凯自己的职业经历不断有新的突破和尝试。因为技术变革之快难以预测,他从来不做3年以上的人生规划。让我们通过对李凯的专访,了解李凯的互联网转型之路。
长江商报消息 2007.07-2009.11长江商报原体娱版编辑李凯——
李凯:互联网的价值在于消除了信息不对称。把握信息的人就是真正意义上有优势的人,互联网的出现已经有了很大的程度上的改变。有了互联网,然后就可以随时了解到自己想了解的信息,想学点什么东西都可以在网上找得到,这就是把整个信息差逐渐消弭掉了。但是这也有个反作用在里面,信息太丰富的时候,你其实不愿意去做深度思考,因为有太多的东西去干扰你的思维,每天看看电视剧,看看朋友圈那些无聊的八卦东西。但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这种不确定性,要往好的方便想,要去拥抱并且必须去拥抱,不能去抗拒它,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
希望提升互联网运营效率
长江商报:你觉得互联网的价值在于哪些方面?
我现在也是更多地是希望把整个互联网运营层面的效率给提升起来。其实在互联网技术层面有非常严谨的方法论,产品经过十年到二十年的发展其实也是有方法论的,我们会通过实战总结出一些方法论,那么这些方法论到底适不适合更大范围内的使用,能否帮助更多的企业,是否能够让大家真正地沿着一种有效的方式去做,这是我现在一直在研究探索的。
长江商报:对于一个网络社交平台来说,你觉得什么才是好的内容?
李凯:我们后来去做运营的时候会发现,内容本身它是有一个规律,1:9:90的这样一个规律,1是真正能够产生优质内容的个体和组织,这一种人产生的内容是有传播性的,这一部分我们是需要点对点的去做好运营工作,这一部分人抓住了,你再去做好那9%的工作。9%的这一部分人他愿意跟你做互动,愿意去跟你做传播,他能够把你1%的生产的内容再传播给剩下的那90%的人。我觉得是现在所有做内容平台都需要去把握的一个观念和核心的一个内涵所在。
每次转型都很坚决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