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共商互联网时代食品安全智慧监管
为了更好地完善社会监管体系,我们特别开发了App应用家长端,家长通过App,可以看到学生在校园内的就餐情况,包括食材供应追溯、每周排菜情况和食物营养价值。同时,结合“明厨亮灶”监控系统,我们把所有数据统一对接到监控大屏进行实时监管,家长能通过App查看。互联网与餐饮业衔接之后,消费者有了更多参与食品安全管理的机会。无论外卖或堂食,消费者通过售后评价反馈信息,不仅对经营者本身发生作用,而且能够用于平台管理、政府监管甚至媒体监督等方面。
目前网络餐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第三方平台没有履行《食品安全法》赋于其对生产经营进行检查、查证或者检验审查的义务,造成很多无证餐饮企业也在第三方平台上出现,进行非法经营。第二,入网经营者没有履行食品安全的义务,给消费者提供不合格的餐饮。第三,在最后一公里配送阶段存在一些卫生隐患。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 王 磊
阳光午餐还推广360度监管模式,学校团餐项目点、医院团餐公司和食材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均注册在案,采购、流通、验收等信息均透明化和可视化,在平台进行展示。监管部门通过平台提供的监管端应用,有效提高监管效能。
科技守护食品安全
实现智慧监管、有效监管需要的数据怎样获取?从传统路径看,一是监管部门自主采集数据,二是在“互联网+”模式下平台掌握大量数据,三是行业协会和消费者个人通过多途径向监管者和风险监控者提供数据。政府其实是社会中最大的数据存储者、管理者。因此,离开政府数据的充分开放,智慧监管效果会大打折扣。实现“互联网+”智慧管理必须做到数据共享和开放,目前,政府数据开放尚存在一些问题。政府数据输出相对较少,数据无法变成公共资源回馈社会,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也呈碎片化、孤岛化分布;数据失真,很多数据从源头上存在一些问题;存在数据过敏问题,一些真正有用的数据并没有开放。目前上海、贵阳等地建立胃大数据交易中心,数据开放的大门已经开启。
分享:
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包括市场监管部门掌握的数据及其他部门掌握的数据。如果这些数据不能对平台、消费者和行业开放,智慧监管可能就不够智慧。简而言之,智慧监管基于数据治理,智慧监管需要多维的数据交互,政府数据开放是有效监管的新支点,通过数据开放可以有效提升治理能力。“互联网+”推动餐饮业与时俱进
发布时间:2019-07-09 09:27 来源:
智慧监管与传统监管本质上没有区别,传统监管强调用外部力量对市场进行干预,因为存在比较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所以一定要有一个机构进行监管,这种监管的有效性受技术、信息、资源和监管体制等因素的约束。智慧监管有两个特点:一是强调技术更新,主要是大数据技术和算法技术;二是体制更新,由监管部门单方面管控转向合作治理。
——第四届中国“互联网+”食品安全论坛发言摘要
共商互联网时代食品安全智慧监管
“互联网+”助力全链条管理餐饮行业面临两个快速发展:一个是显性的,即到家外卖;另一个不那么显性,但从行业变革角度讲却更关键——餐饮行业数字化升级。面对每天数千万单的餐饮交易量,从食材供应链到后厨卫生、配送环节的安全保障,物联网技术毫无疑问可以发挥高效的食品安全保障作用。特别是随着5G时代到来,数据、物联网高清技术与商业耦合,将对食品安全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口碑智慧餐厅将外卖、前厅、后厨及中央厨房完整串联起来,商家端制作流程全部上线,消费者端实现所有问题追踪复查,减少食品安全事件发生。通过后厨管理系统,来自各渠道的订单进行排序,保证消费者拿到的餐品都是最新鲜的。供应链环节的全程可追溯系统,也有力保障了食品安全。在这一背景下,监管的核心问题是有效的数据供给。要想真正让监管部门、平台、从业者、经营者、消费者都能参与有效的风险管控,必须实现充分的信息共享,畅通信息交互通道。
阿里巴巴本地生活公司旗下有两个公众熟悉的品牌:一个是以外卖为主的饿了么平台,一个是口碑平台。从公司成立第一天开始,食品安全就是核心。从完善平台治理机制、加强科技装备研发和商业路径探索方面,我们一直大力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访问量:[]
此外,阳光午餐通过建立海量菜谱大数据,结合营养知识库和数据挖掘,为学校和医院提供智能选菜、营养分析等服务;通过监控数据驾驶舱,数据一键追溯排查,核心数据全方位全维度呈现;应用海量基础数据做分析研判,实现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处理,提前预警。此外,网络餐饮还存在营养安全问题。未来网络餐饮业应更加注重营养健康。对地方发展而言,小餐饮的价值更加多元化,除了保证饮食需求,还会涉及地方就业及地方饮食文化的推广和发展。网络餐饮平台在提高本地服务的同时,应考虑其在本地经济发展中还可以扮演的重要角色。
□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孙娟娟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王锡锌 □阳光午餐首席运营官 徐炳江
□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管局 冯 啸
未来数据开放的解决路径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保证数据有效性;二是部门数据应该有集成;三是数据开放平台的技术应有效、友好;四是数据互动,即根据市场需求,政府在数据供应方面不断进行互动和调整;五是从协同治理角度考虑数据开放。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